从清高到情怀

作者: 墨佣 | 来源:发表于2020-05-09 23:03 被阅读0次
发人深思的落款

五一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专家发来一页研究问题梳理,希望节后进行研讨。我看完满满一页纸,目光最后定格在了落款:1980年会战老勘探队员XXX。

这个老专家在业界声誉颇高,公司领导见了都要礼让三分,在他叱咤风云的时代,我们都还没有出生。没有官至高层,却自带光环,我们平日里威风凛凛的领导在迎接他时恭敬之至,礼数无不周全,他出入的场合,在座俱是谦卑。

然而更谦卑的,是他自己。

他年事已高,比不得年轻人耳聪目明,带着助听器仍有些吃力,有时听不清发言人的话,便会起身凑过去仔细分辨。有时茶杯空了,他也不惊动旁人,悄悄去寻茶壶,我给他添水,他满含歉意:不好意思啊,人老了总是口渴。

在我们这个希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挣脱体制束缚浪迹天涯的一代,这种执着有些少见。有拿着酬劳不干活的,有拿多少干多少的,有拿得少干得多的,但没有不计酬劳还这么拼命的。

他总希望在这种交流碰撞中收获新的观点,像个充满期待的孩子,认真听取每一个汇报和发言。而刚入职的鲜少有在一整天的研讨中睁着眼度过的,入职几年的也有双眼木然神游天外的,老人家精神矍铄,讨论一天就好似充了一整天的电,愈听愈是红光满面。

研讨结束,他意犹未尽,对随之而来的“便饭”却是兴味索然,忙着打道回府。

我想,他荣光几十载,本该被掌声鲜花淹没,却一直秉持着这种热情,大概是因为一直宿在老勘探队员的壳子里,那里,有着地质人最初的情怀。

受疫情冲击,朋友新剧搁浅,走院线遥遥无期,公司劝他向网络发展,他踌躇数日,窝在家中将过去的经典电影看了个遍,哀叹,或许我生错了时代。

我默然,毕业后东拼西凑赌上全部身家拍文艺片以致负债累累的人,不是不懂商业片受众广大、文艺片市场惨淡的道理,也不是不懂靠网络走一波流量比在院线等人认可更能挣钱,可是有些梦想坚持太久,走偏一毫都会遗憾。

关于梦想的碎碎念

其实电影也好,网大也好,只有作品的优劣,没有平台的高低。

要坚持的,不过一个从胶片时代就生出的电影人的情怀。

他第一部电影在高中时就有了念头,在大学有了初稿,毕业后,他没有忙着挣钱,而是跌跌撞撞,将高中的梦想拼凑了出来,没有炫酷的特效,没有大牌加盟,却是他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里打磨的一份献礼,献给父亲,献给自己。

我奚落了他一整个高中,看完影片的刹那恍觉他的清高耀眼刺目。

谁人不清高,只是有人渐渐入世,放下架子,从容和现实接轨,在潜规则中悟出一套生存法则,也有人一直在世外徘徊,抱着清高不撒手,久而久之,就抱成了情怀。

差别在于,从清高到情怀,你能抱多久。

但我相信,也不无交点,毕竟大话西游,是最严肃的无厘头,也是最娱乐的经典。

相关文章

  • 从清高到情怀

    五一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专家发来一页研究问题梳理,希望节后进行研讨。我看完满满一页纸,目光最后定格在了落款:198...

  • 她很清高

    她很清高,从十七岁的尾巴到经过两次本命年的她,都是这样,不理世事,只关心着她关心的。 别人说,她很清高。 年轻,是...

  • 喜欢和积极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最怕用故作清高的姿态掩饰自己的偷懒和无能。 千万不要在该谈钱的时候,谈理想,该赚钱的时候,说情怀。

  • 从情结到情怀,从情怀到理想——听校长时间《我们都是追梦人》有感

    好一个韦校长,通过他的一个个故事让我进一步的了解了他,并发自内心的愿意跟随他。愿意跟随一个从有情结到有情怀...

  • 从黄金时代到人文情怀

    首先,我必须说明这不是一篇影评。我只是想抽离出某些场景与镜头出来说,自从《黄金时代》上映已经掀起了一股萧...

  • 致澳门回归

    澳门的20年,从海滨小城到璀璨明珠;我的20年,从军营到警营,从青葱少女到油腻阿姨……短的是岁月,长的是情怀,没变...

  • 浪漫 也是一种素养

    xy: 生活的色彩,是我们自己赋予的。从品味到仪式感,从色彩到情怀,浪漫,氤氲期间,便会活色生香。 浪漫,不只是一...

  • 从散文到自媒体,从情怀到金钱,我的坎坷写作路

    写下这个话题时,我感觉实在可笑。从题目来说,这没啥可圈可点,没有半点文艺情怀之处,实在汗颜。而从文字来说,以下叙述...

  • 清高

    昨天晚上吃了顿烧烤,今天晚上又吃了一顿,不过不是因为喜欢,只是时间太晚没有选择。 学医之前已经饮食清淡了,学医之后...

  • 清高

    我如此清高 就像践踏着 沉重的土地 也不忘 山涧悲泉 的哭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清高到情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lf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