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21 晚8:00
地点:家里 线上 我,沈教练
内容:这是我们开启的第一次教练计划,我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而我仍像原来一样,准备好了我自己的困惑,打算和教练聊一聊。今天我想讲一讲边界感,因为我发现自己总是想把控我身边的人,尤其是我的先生和我的孩子。我总期待着他们按着我的想法去做,如果不那样,我会失控——愤怒,生气等等。我说到刚刚发生的老二光脚事件,因为这件事,在我提醒了几次后,他根本不听,我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愤怒,我还用行动回应了他对我的反抗——踩他的脚。(那个时候我是面目可憎的,那时候我认为只有惩罚才能让他长记性)我又继续真诚地、认真地叙述了另外的两件情,一个是孩子只要有一个新的玩具什么的,第一时间就是想和任何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分享;第二,别人打了他,不知道还手不说,他却还和别人玩。这两件事,我都感到生气,愤怒。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样,为什么就不会自己和自己玩?自己的玩具为什么总垫着脸给别人分享呢?还把玩具整坏了。别人打你了,不是教你要还手吗?不会还手不说,打过你了,你还屁颠屁颠的给别人玩,你怎么那么没有自尊呢?......我的言行里充满了,想让孩子听我的话,听我的话就对了。
他不听我的话,我为什么会如此愤怒?我的愤怒会得到我想要的结果吗?我本来是担心孩子光脚会着凉,后来好像就变成了权威的宣战——你必须听我的。你不听我的,我便生气,愤怒。你必须听我的,才能证明我是对的。你不听我的,就说明我做的不好,不对。(这也仅限于在我认为,比我弱的人身上,或者我不会遭到指责,批评和抛弃的人身上。)
我明知道那样不对,还那样做了,这可能才是我真正痛苦的地方。我觉得我分明学习了那么多知识就应该能处理的了一些小事情,当我还是解决不了的时候,我便再次指责自己......
一直觉得与老二关系处得还不错的我,现在才看到,在两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掌控的行为。我想也正是这样,才换来了老二现在强烈的反抗吧。(昨晚因鞋和衣服的问题,不断宣誓着主权地位??)我在家里一直都有“我说了算”这样的意识?在外面不行,在外面我就变得唯唯诺诺一些,很多的不敢。(这又是为什么,好像在家无论如何,家里人都在那里,而外人可不会包容你一切?)
我与老大之间,妈妈与我之间,相处模式有着特别多的相似之外。我分明知道那样对孩子不好,但是我还是不想控制自己的发泄出来。这样对孩子造成的是伤害。现在的老大总是对自己有很多不看见,有很多否定。也许现在他还好,我觉得还能掌控他,但是我开始担心他慢慢长大了,我掌控不了了,看着他高大的身躯,我也不敢再掌控了似的。我担心他有力量以后,会离开我,像我一样不喜欢回家,讨厌我。
我想到当年自己远离家人,去外地就业,想离家远一点;想到自己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可能面对的对象是一群学生......
当我把这些问题全部拋出来的时候,我竟然感觉到了不好意思。我觉教练对话是免费的,我却给出这么多问题,给别人制造了那么多麻烦......还有就是,我自己也学习了不少知识,却学的不怎么样,担心教练对我有一起不好的印象;担心她会不会认为我这样不适合当老师呢......记得在最后的时候,我还是想说些什么来迎合教练的心意,可能会担心她会失望。但想到,我为什么总也在乎别人的想法呢?你看你,怎么那么在乎别人的想法?又开始指责自己......
我的内心特别矛盾,对老大充满了失望和不满,愧疚与惭愧,还有担忧和期盼。但我感到我的内心能量不够,我总是想通过吆喝,愤怒从孩子身上吸收能量。越是这样做,我越觉得对不起孩子。但只是内心觉得,行动上,言语上从根本上没有改变过什么。老大越来越大,对老大的伤害模式想改变一下。我的内心更想改变与老大之间的相处模式吧。于是在最后,在教练的引导下,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下小行动:1.每天要拥抱老大一次。2、每天发现孩子身上的一个优点,并真诚的反馈给孩子。3、在我即将发脾气的时候,首先选择闭嘴,再或者离开现场,或者做几个深呼吸。给情绪留给一些时间。
昨天写到上面为止,今天早上有了更新的发现,需要记录一下。
我发现真实的表达也是一种疗愈。特别感谢怡芸的认真倾听,不断引导。也感谢怡芸为我带来的新尝试,腾讯会议里不需要我用笔记,顺从自己的内心,不断的探索内心的深处。(我说我怎么发现这两次的教练对话比以前说的话更多,打开幅度也大了。哈哈……)
在我如实的表达,承认我的脆弱和不足之后,我变得更坦然,放松了。昨天接完老二回家路上。我不停地与他对话,向他描述着我的担心,我对于他的爱……在小公园里,无论他想做什么,我都积极回应。我看到了自己对他的允许。在看到他光脚的时候,我虽然还是有很多的担心,但是里面却有了一小部分的允许。(我是担心孩子光脚生病,不是为了和他争个对错。)
老大回来以后,情绪低落的告诉我,说他英语作文没有写好,被老师批评了。因为当时正在听课,我平静的说了一句“我知道了。”(此刻真的比较平静。)孩子便暂时离开了,我在继续听课。随后我想到了一位长者面对孩子数学考36分,0分时候的允许和接纳,甚至是夸奖的时候,我看到他脸上洋溢的幸福,我也看到他孩子的快乐,真正的做自己。我又想到要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于是在听课的间隙,我跑了出去,“鑫鑫,来个大大的拥抱……”我们紧紧的抱在一起,我把他都抱离了地面。(这次的拥抱比上次更加自然舒服一些。)老二也要抱抱,必须得抱。晚上我们一家人,都听命老二的安排,保持投降的动作,不许动,坚持10秒,然后再动。我们家老大这次也像我们大人一样积极的配合着老二,这种和谐相处的模式真的特别美好。
在昨天的非暴力沟通练习中,我竟然可以看见自己的情绪,也不断的在表达着自己的情绪。比如在没有老师回答的时候,我想开麦分享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担心,我如实表达自己的担心,随后带给我的是坦然、不紧绷、松弛感。
再一次分享的时候,我又谈到自己的紧绷状态,当真正表达完这种状态的时候,自己反而不那么紧绷了。
于是我知道如实表达,(承认自己的脆弱、自己的不足等。)也是一种疗愈。
原生态家庭的回忆:我在家排行老三,小的时候经常听家人这样说道:我出生之前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儿子……我出生以后,感受到了对我的失望,我是不受喜欢的……我记得小时候我便开始努力的证明自己——像个男孩子一样能干。当时家里开了小卖铺,我10岁左右总是拎着包拿着钱去进货,与小贩们讨价还价……慢慢长大了,我好像意识到性别给我带来的疑惑,毕竟我是女孩子,我想像女孩子一样……
我还记得父亲在我年幼时就外出打工挣钱,家里基本上是母亲一人在照顾。在我的青春期,(父亲那时候已经回家。)与父亲的一次次争吵中,我们两个总想占最后一句话,仿佛谁占了最后一句话就能证明谁是胜利者。是的,因此我好像也没有少挨父亲的鞭打,难听的话语,仇视的目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