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势头,现在的朋友们,那股冲劲,你在几里以外都能感觉到。看到大家都发文章了,很多人上稿了,而我手里还捧着“0的牌子”,看到书评招人写作,赶紧的报了名。
进群后的那几天,每天忙着听课记笔记,望眼欲穿的等待新书的到来。看着别人写的文章,脑海里一片空白。也听了几节分享,知道文章的基本结构,因为没有书,也不知道拆解的内容是怎么回事。还是没懂。
书终于到手里了,特别特别希望马上看完。然而,一字不漏看书的习惯,什么王者速读法,什么快速读书法,全没用上。边读边勾画,然后因为本书比较抽象,就一段一段的理解他的意思。
看完后的感觉是,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感觉语言艰涩,和平时看的文章写作手法不一样。抓不住重点。问题来了,外国文学看太少,这就是抓不住重点的关键点。
看第二遍的时候,感觉很多地方都明白了,也特别庆幸自己得到了这本顶尖学府开创的书籍内容。好多观点有相通之处,还有很多观点真是第一次接触,特别好。做了笔记。
第三遍边结合笔记,边写文章。突然又茫然了:开始明明懂,这会儿又不懂了。再读,再串联。不行了,只好用摘抄来凑文章。精力高度集中,一点也不觉得累,一点也不觉得困。用好几个小时写完,凌晨了。
这时才发觉心脏跳的有点快,脑袋有点晕晕的感觉,赶紧打坐,尽量让自己的呼吸慢下来,心跳慢下来,尽量放空自己,大脑还是很兴奋。喝了一瓶太太静心口服液,睡不着;又敷了一张面膜,终于把睡神请来了。
闹铃还没响,我就醒了。打开灯,赶紧再次修改,内容没办法了,赶紧修改字数,各部分基本差不多了。感觉比较通顺,提交。对不起,需要审核。
心一直提着,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父母还主动给我打电话,问好久回去。回去吧,怕没时间修改。不回去吧,我实在不孝。纠结着回了家。还是没等来审核结果。询问了一下,有的很快通过,有的要几天才能完成。
一点希望瞬间灰飞烟灭。我谁都不怪,自己技不如人,确实需要沉淀,好好的学习写作方法,下次的书评我估计参加不成了,领书超过14天就出局。抱着侥幸心理祈祷:别踢我出群,我平时练习写书评,可以看别人写的《斯坦福大学写作课》的优秀书评,这个有书好拆解。14天后再写书评。
然后抱着碰运气的侥幸心理打开了豆瓣,点开“我”,我的长文映入眼帘,简直不敢相信,打开看了又看,确定无疑,真的审核通过了。眼睛突然湿润了,真的有种莫名想哭地冲动:我真的成功!
任重而道远,我的文笔、我的阅读、我对文章结构的把握等等方面,都需要练习、打磨。先阅读别人写的文章,继续学习写作方法,我坚信总有把书评写好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