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消零专题看艺术的眼光
李唐的《万壑松风图》

李唐的《万壑松风图》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07:58 被阅读0次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三大镇馆之宝: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

这三幅画都出自北宋时期,其中李唐的这幅《万壑松风图》大约概出自北宋末期,既有北宋山水画大山大水的特征,又在画中做了很多不同于前人的创造与尝试。

我想,画和人一样,都要在继承中去创新。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这三位画家的画才会有如此高的地位。

万壑松风图

“壑”的意思就是山谷。松林层叠,有风吹过,便可以听到如波涛般的松风。

《万壑松风图》,可见山谷之幽深,可听松林之歌唱。

我们看画面,主峰高耸入云,直冲天际,这是北宋时期北派山水画的典型特征。

不同的是,画家将近景画的篇幅比例很大,画面的下半部分都是近景的松树石坡,这在之前的绘画中是没有过的。

由近向远看。近处的石头画的很有质感,有厚度。

松树的根裸露着,紧紧地抓住石头,显露出旺盛的生命力。

万壑松风图·局部

画家以松树枝干的交错增加了空间感,丰富了画面。

而松针层层叠叠,浓密中又有疏松,透出层次。

松林左右,都是山崖峭壁。再向远看,两座巨大的山峰高高耸立,压迫着观者的眼睛与内心。

主峰的山顶也长满松树,可以想象群山之间,都是望不到边的松林。

那样的松风,该是多么有气势啊!

我们看整个画面的颜色是偏暗的,这样的话,一方面突出了山峦的厚重险峻,另一方面,也容易给人透不过气的感觉。

那么画家是怎样让这幅画在厚重中透出空灵的呢?

首先,画面两侧都有山泉飞瀑,至近景处汇聚成大的河流。水花四溅,生机勃勃,为山峦增加了灵气。

万壑松风图·局部

其次,画家在表现石块的结构时,有的地方多皴,有的地方几乎没有皴,这样不仅结构表现出来了,仔细看,这些山石好像湿漉漉的闪着光一样。

万壑松风图·局部

再看看山峰间那些白云,厚厚的,将各个山峰隔开,增加了空间感。

这些白云又与天空相连,让人的内心一下开阔空灵起来。

万壑松风图·局部

再看主峰两侧,各有剑一样又细又高的尖峰,让人不禁联想起了传说中的海外仙山,自然显得仙气飘飘了。

画家精心安排了这些景象,更加衬托了主峰的巍峨,松树的浓密而气势磅礴。

《万壑松风图》高188.7cm,宽139.8cm,绢本设色画。

现在这样一张巨幅大画面前,我们第一眼,会被它的气势所震撼;等我们细细品味,它的细节又会让我们叹为观止。

大有旷远,小有精微;厚重者让人窒息,空灵者又倍感飘逸。

画中处处透着一阴一阳的对比之美,映衬之美。

相关文章

  • 赏析《万壑松风图》

    女儿很喜欢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为此,我专程前往向王老师请教此画由来和鉴赏常识。王老师的观点独到又富有洞察...

  • 仿古山水册十二开之王原祁

    图/理智 临摹王原祁作品,原图题:“山庄雪霁图,李营丘笔。” 李成(919~967),字咸熙,先世为唐宗室,唐末战...

  • 在这好看的早春里

    01 宋代美学为现在的很多小伙伴喜欢。 事实上,宋代的画家是很热衷表达季节的,早春图、溪山图、万壑松风图... 尤...

  • 【中國•畫】经典·山水画

    【中國•畫】经典·山水画 (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

  • 曝光:无证行医,暴力对待患者,卫生环境极差

    宋·李唐《炙艾图》68.8×58.7 本幅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旧传为李唐所作,画乡间行脚医生行医情景。...

  • 『名画记』巨然《万壑松风图》,各种松树,百姿千态

    巨然《万壑松风图》,北宋,绢本墨笔,立轴,纵200.1厘米,横77.6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图绘万山丛中,一道...

  • 【随笔】《元和郡县图志》中的好畤县

    《元和郡县图志》中的好畤县 乾州蕞娃 《元和郡县图志》系唐李吉甫撰,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地理总志,全书创作完成于唐宪宗...

  • 2017-11-21

    最终,我还是没有跟唐先生在一起。 唐先生突然QQ上发了个图给李小七,说他老板要抢个限量发售的手机,问李小七有没有渠...

  • 《六逸图》卷

    去年九月故宫观展,见《六逸图》卷,无款而有“陆曜画逸人图,李太尉旧物”字样,李太尉指唐名相李德裕。 疑为后朝高手仿...

  • 刘松年

    南宋四大家之一 其师是李唐学生,画风与李唐一脉相承。 《四景山水》 《猿猴献果图》是宗教画。树下罗汉形貌奇古,前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唐的《万壑松风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tq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