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若有十分美,七分在园林。第二天早上我们去的便是中国四园之首的拙政园。
拙政园距今有五百年的历史,历经三十多位主人,其中有一位叫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他在苏州当织造的时候,买下了部分拙政园,曹雪芹年少时就曾住在拙政园。据传,《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是参照拙政园写的。
进入拙政,首先看到的是兰雪堂,其名出自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兰雪堂的窗棂采用了冰裂纹设计,意为“寒窗”,与堂前栽种的松、梅、竹“岁寒三友”相映成趣。
离开拙政园,正准备往前走,一块形式伞盖、宛若云朵的大石头挡住了视线,它叫缀云峰。由太湖石精心堆叠而成,像一块屏障遮挡了园内的景致。这种造景手法被称之为“障景”,旨在增加园景的趣味性和层次感。
从拙政园的东园走过中园洞门,便来到了倚虹亭。在这里可以看到一片宽阔的水面,水上荷叶翩跹,绿波翻滚。视线跃过曲桥,方亭,不远处,一座宝塔露出大半个身段。远远望去,它仿佛就矗立在园中。经导游解说,我们方知这座搭其实是位于园外1.5公里处的报恩寺内的北寺塔。这座塔建于三国时期,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造园者巧妙地借用了这座塔,弥补园内不能造塔的遗憾。这也是造景手法中的一种,借景,使得拙政园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更显韵味和意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