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文字力量,见证自我成长
【文字的力量】在行动。自专题开设以来,收到了太多优质的文章。感谢各位作者,你们用或平实质朴、或激情飞扬、或优美婉转的文字,积极回应我们的行动,让我们在徜徉文字中感悟到文字飞扬的力量——真、纯、美,感悟到文字背后一个个灵动有趣的灵魂。
找寻文字之力量,见证你我共成长。【文字的力量】需要你,无论你是初入写作的小白,还是翔游浅底的大咖,只要对文字心有敬畏,胸有情怀,你就是我们要找寻的有趣灵魂。
那就跟我一起走进今日美文,共同见证文字的力量吧。
人生如《割稻》
1.
作者:愚人_2018
摘要:
那片稻田,发现东北角的彩色稻子已收割完毕,像整块的大毯子被剪刀挖剪去了一小块。粉碎了的稻禾如挤在画板上待蘸的颜料。估计那片眩目的金黄也灿烂不了几天。
我家在长江边上,属圩区,上个世纪的五四年大水破了圩,缺口就是我家老屋后面,江水带走了家里的一切,还携带着大量的泥沙漫过肥沃的田野……我自幼没看到过稻田,只有棉地,麦地。成年后看到有稻田的地方,便喜欢坐在窄窄的田埂上,看风吹秧苗的绿波,看点点白芝麻般的稻花颤动,更喜欢那金黄色的成熟,于是便羡慕那是个风水宝地,最起码不愁吃喝。
荐语:
作者由眼前的稻田,闪回到儿时的田野。也许是因天灾失去稻田,作者自幼对稻田有着特殊的情感,由为生活而羡慕到因割稻而痛悟艰辛,并立下誓言从此不再割稻。
岁月流转如斯,人生更是兜兜转转。作者为生计和担当而粉碎誓言,但割稻相较于少年有了全新的意义。辗转他乡,习惯了割稻劳作,却少了故乡的温热。即使多年后不再“割稻”,但作者也将生活演绎成了“割稻”文化:付出中收获。
人生如割稻,在付出中沉淀生命的厚度,在收获中拓展幸福的广度。文字给我们智慧。知性的你,如何看?
《桂花糯米藕的藕》连带着的美食文化
2.
作者:木子罗
摘要:
十月后的广东乡间,景色很让人有些颓废的感觉。
那荷花早已褪尽残红,莲子也离了莲蓬,那荷叶更是已经残了大半,半颓半枯地倒伏在干了一大半水的田间。
稻田间的稻草人还没竖起来,但稻子却开始结穗了,虽然还是一片碧青,但间或也会有几只黑色的鸟盘旋在田间。
对于用莲藕作甜食,假若若是磨成藕粉,弄一份桂花藕粉糖糕,也妙。糖糕凝结如胶,洁白如雪,透明的糖糕里镶嵌着朵朵桂花,糖糕的甜味与桂花的香气互相辉映, 甜味便被桂花香烘托得更圆满 。
荐语:
作者开篇一句“十月后的广东乡间,景色很让人有些颓废的感觉”,将我们带进了无尽的遐想之中:荷花残红褪尽,莲子离开莲蓬,只留下荷叶半颓半枯地倒伏田间......简笔勾勒出的意象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乡间田野。
当我们还流连在赏景中,作者笔锋一转,全力倾注在莲藕之上。由《书剑恩仇录》中的桂花糯米藕到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关于老藕的吃法,再到作者分享的莲藕炆猪手和八爪鱼干莲藕汤,有引用更有践行。
从作者的文字中我们不单获得了感官的审美,更是品尝了一份美食文化大餐,这种从文字中拾获的舌尖快感,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文字的力量。
【文字的力量】是由文字的力量大联盟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遴选专题《摇篮》中。
我们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加以推广,让你的文字在飞扬中发力。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
诚邀你的加入,让我们一起寻找文字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