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肾病持续存在,不加控制,那么最终就会发展成尿毒症。
一旦患上尿毒症,就意味着肾脏功能已经彻底损坏,无论怎么吃药还是“治疗”,都不能够再让肾脏“复活”,只能依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活。
据数据显示,我国存在有1亿两千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患病率为10.8%.另外,我国尿毒症患者从2011年的27.60万人逐渐上升到2016年50.10万人,年复合增长高达12.66%。
哪些原因导致肾脏出现病变?
肾脏相当娇嫩,极易受伤,但面对“每10人家就有1人患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病”的趋势,哪些我们日常经常做的行为,却是在伤肾?
第一、喝水太少
若人体摄入水分太少,到达肾脏的血液量不足,那么无法运送足够的营养物质到达肾脏,就会引发缺氧、缺血等伤害,肾功能受损;
另外身体其他部分的代谢物质,也无法及时排除,尤其是对于高尿酸血症以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
第二、吃得太重口味
喜欢重口味的高盐食物,那么钠含量超标;喜欢吃火锅,那么嘌呤含量上升;啤酒加海鲜,高尿酸血症逐渐到来;大鱼大肉,结果蛋白也增加了。
那么这些食物,全都需要肾脏最终收拾烂尾,时间一长就导致肾脏不堪重负,加大肾脏损害
第三、长得太胖
据统计,肥胖最终引发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是常人的2-7倍。
事实上,对于超重的人,肾脏为了维持整个人体的正常运作就得更努力工作,那么长时间加班加点,你还会认为肾脏会不累吗?
第四、抽烟过多
烟草不仅伤肺,同样的尼古丁、铅等这类有害物质,一样损害肾脏。若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那么就相当于在伤口上加把盐。
第五、经常憋尿
一到冬天,憋尿的次数也就增加了。
但憋尿时间一久,膀胱受到压力也就增加,继续发展,尿液倒流伤害肾脏,严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第六、用药不当
一些药物本身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例如一直备受争议的“马兜铃酸”。而偏方本身就带有玄学成分,而这些偏方里的药物含有不少伤害肾脏的成分。
因此,对于本身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药还是别乱吃,必须谨遵医师的指导,按照要求进行服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