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了两场聚会,跟大学舍友和深圳的朋友。回到家后觉得身体很累,情绪也特别低落。我还以为结束聚会后,我会斗志激昂投入找工作中。
事实相反。我觉得很大可能是因为身体的疲惫让我情绪低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到身边朋友稳定的生活,心里有了落差。
刚失业的时候,饭饭和我分析:因为我们是第一年回来佛山发展,所有东西几乎都是从头开始,这一年很困难是正常的事情,以后只会越来越好。当时听完我很认可,但没有深思。今天突然有了感触。是啊,真的几乎就是从头来,招聘网站上的薪资水平又回到我刚毕业那会。也没有太多认识的同事朋友可以帮忙推推工作,过去积累下来的人脉用不上了。当初离开深圳的时候,我们思考了很多,觉得已经想得很清楚。现在我们也更坚信未来在佛山会更好。但原来当时我们对在佛山会出现的困境并没有想得很清楚,比如找工作的难度。饭饭在回到佛山后也是花了三个月才找到工作。
前几天我在想要不然不去上班吧,在家做做副业。思来想去,也还是觉得不行。一来如果在家做副业,收入不稳定,我的心态会焦虑。第二是我觉得我们的家庭经济并不允许我全职在家,尤其如果未来想要给宝宝更安稳的家,现在更是需要存钱。最后一点是我不想脱离社会环境。我担心如果长期在家不上班,以后我会不适应上班的生活节奏。
沮丧的时候真的很想问问过去的自己,怎么不好好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去好好学个特长呢。有很多年我都是在花时间学英语,但我并没有报考什么证,只是断断续续地学。也停了有三年的时间,现在重新捡起来学习也需要时间。不过目前英语还不是我的首选。
回头看自己过去的职场生涯,我觉得我是很努力的,从来都不会让自己待在舒适区。不断挑战hard模式,从最开始不知道是啥的工作,到后期确定自己的发展路径就是要跟在公司负责人身边学习,所以一直做总助。到后来,想挑战自己的能力,去做保险销售。无一不是在对自我能力进挑战。对比自己刚进社会的时候,我的能力上升了很多。可是这个能力似乎没有地方可以施展。挺失落的。
如果回到当时,我可能会给自己一个建议,当总助这个思路没有问题。但是可能选择大公司会更稳妥些,同时选择一个方向去发力。为日后事业发展做准备。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总助是有年龄限制的,我不太可能一直当总助,需要找个方向去发力。
有点神奇,当我在电脑码字到这里,我好像真的看到曾经那个在出租屋看书学习的女孩,看到自己过去曾经做出的努力,我舍不得怪她。甚至觉得曾经的自己很棒,今天的自己无需为了一时的困难责怪自己。我只管努力就好,其他一切交给时间。
我等下关了电脑,就会去洗漱睡觉,好好睡一觉。明天起来继续奋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