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文学人生代码
当前路一览无余,我们该如何救赎自己——读艾丽丝.门罗《逃离.机缘

当前路一览无余,我们该如何救赎自己——读艾丽丝.门罗《逃离.机缘

作者: 朦朦_Rebecca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23:32 被阅读0次

1

我们今天要走进的作家是艾丽丝·门罗,一位美丽优雅的老太太。

图源网络

她是来自加拿大的一位女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是一位“主妇作家”,以短篇小说著称,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逃离》。她被称为“当代契诃夫”,因为她的作品在多方面都与契诃夫类似,一是都是短篇小说家,二是都聚焦于普通小人物的悲与喜,三是都善于运用“含泪的微笑”式的讽刺艺术。瑞典文学院授予她的颁奖词言简意赅,即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门罗作为一位当代女性作家,自然会对风靡二十世纪的女性主义思潮有着很深的理解,但她并非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她在作品中关注的都是挣扎在世俗生活中无法解脱的普通女性,她深思的是中产阶级女性面临的生存与生活困境。她也爱在作品描写加拿大乡镇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以及充满灵性与寓意的日常生活。她的短篇小说通常都围绕着小镇普通女性的生存困境而展开,“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她的小说集《逃离》,共由八个短篇小说组成,讲述的都是普通女子,不顾一切逃离现实生活的故事。

2

我们接下来读一篇她的代表作,系列小说《逃离》中的一篇《机缘》。

小说主人公名字叫做朱丽叶,21岁,她在温哥华的大学里攻读古典文学,并有意向继续读博士。父母慈爱但现实古板,老师赞赏但惋惜她是个女人。她的前半生过的是象牙塔里的生活,与社会接触不多。她阅读广泛,勤于思考,尤其对希腊神话有着很深的研究。她过着中产阶级平淡规矩的生活,她内心深处有一股欲望总是被压抑。于是,在难得的假期,她选择出门旅行,去体验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在火车上,她心情烦闷,一会看书,一会犯困。这时有一位穿戴规整的男子向她搭话,想要与她交谈并建立某种联系,朱丽叶感到很无趣,但还是出于礼貌与他有一搭没一搭地交谈,男子提出搭伙儿聊聊,她更感无趣,匆忙结束了谈话,与他道别。

“听到搭伙儿聊聊这几个字,朱丽叶心中升起了一股寒流。她明白,这人并不是想勾引她。生活中最令人沮丧的事情之一就是,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笨嘴拙舌、孤独而又没有吸引力的男子,他们赤裸裸地向她示意,让她明白,她跟他们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不过这个男人倒不是在这样做。他要一个朋友,并不是一个女朋友。他要的是一个可以搭伙儿聊聊的人。”

她走向了瞭望车厢。在那里,她又邂逅了一个男人,他吸引住了他。他叫埃里克,是个渔夫。

平静的旅程中意外发生了,那个找朱丽叶搭伙儿聊聊的男子,不知缘何卧轨自杀了。朱丽叶在车上陷入了无比自责又复杂的情绪当中。她所有的不为人知的情绪,都被埃里克看了去。她出于不知因何而起对他的信任,向陌生的埃里克道出了内心的秘密。成熟而历经世故的埃里克及时找到了解她心里锁的钥匙。二人在火车旅程中展开了一场心灵的对话,场景类似张爱玲《封锁》。

“当时她的世界就是学校。她让自己成为一名高屋建瓴、无懈可击的观察家。如今她虽已远离老家多年,但保持这样的姿态已经几乎习惯性地成为她的一个指责了。”

埃里克是一位渔夫,生活在一个叫做鲸鱼湾的地方。他结婚多年,妻子前几天出了车祸而脑死亡,他一直在照顾她。

旅程结束,两人回归各自生活轨道。但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埃里克对朱丽叶诉说想念。一年后,朱丽叶抛下现有一切,去鲸鱼湾寻找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男人。在那里得知了他的妻子刚刚去世的消息。

她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他是要她的。她站起来,全身发麻,见到他比自己记忆中那个人老了一些、胖了一些,动作也更加粗鲁了。他逼近她,她觉得自己通体从上到下都给抚触搜索遍了,只感到全身沉浸在轻松当中,都快乐得不知怎么才好了。这是多么的令人惊异呀。但又跟失望气馁的感觉是何等的相似呀。

故事到此为止,作者不再多言。

3

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每个读者都能够从中发现自己,门罗对于枯燥日常的描写真的是神乎其神,让人毫不犹豫地认同这就是生活本身。普通人的精神世界,才是文学永恒的竞技场。

《机缘》中朱丽叶的出身,经历以及人生选择其实像极了我们每一个人。她出身小镇中产,那里世风淳朴却枯燥无比,见识有限,唯一的征途便是向上求学,大部分青春时光都躲在象牙塔里沉思冥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样的人,往往内心纯粹,却容易自视甚高,追求精神层面的升华却曲高和寡,难以应和,这样的人最容易迷失在生活里,因为他们无法忍受没有波澜的生活。朱丽叶的这一出平淡中的冒险,让人想起喜剧电影《心花路放》中由袁泉饰演的康小雨,年轻、浪漫、感性,一个典型的文艺女青年,文艺女青年到丽江旅行,认识了落魄的歌手耿浩(黄渤饰演),两人在洱海边琴瑟和鸣,很快相恋并结婚。但由于康小雨难以忍受日常生活的平庸与琐碎,挣扎良久,两人终于决定离婚,并且都去继续各自的旅程以疗愈身心。

如果《机缘》能够续写,我想结局大家显然都能预见。是《心花路放》?还是《廊桥遗梦》?答案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从前读《包法利夫人》,我们在想如何爱玛能够读书,能够像新时代的女性一样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结局是不是会不一样。但这里的朱丽叶不是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自食其力的能力与独立的人格思想吗?那么,她又为什么会逃离?朱丽叶,是否就是一个读过书的当代爱玛呢?

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经典作品永远不会过时,包法利夫人也在无数风云变幻的时空中永恒存在。这,是人性永恒的弱点,也是人永恒的困境。那就是,当我的欲望或者需求无法在当下获得满足的时候,我们将何去何从?去追逐可能会遍体鳞伤,但安于现状会让我无法呼吸。当我们受欲望驱使去追逐另外的生活后,发现其实一切照旧,毫无新意,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4

也许,生活本就毫无新意。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便在于我们追求意义,就算没有意义,也要创造意义。我们不能盲目空洞无目的。所以,我们追求欲望、梦想、爱情。任何一件事,只要披上了梦想或爱情的外衣,总会显得无比高尚。我们厌倦生活一览无余,我们不能忍受明天毫无期待。所以朱丽叶,做一些不合常理的事,去和命运搏一搏。朱丽叶的困境,在于她厌恶单调又乏味的生活,但她无法逃离。终于有了一次机缘,让她逃离,抛开现有的一切去投奔一个仅仅一面之缘的男人。但结果,作者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可以自由想象。

平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各种意义都在被无端消解。当前路一览无余,我们究竟该如何如救赎自己呢?这是门罗在作品中提出的疑问,但并没有给我们作出任何解答,一切只待读者们在漫长的人生中去细细体味了。

冰冷的现实是,从一种生活逃离到另外一种生活,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你的困境,很可能是从一个牢笼换到另一个牢笼。对生活意义的追问,常常是无解的。都说生命在于折腾,可是代价也往往是巨大的。也许你在纠结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渐渐将它们遗忘了,但还好,门罗将这些冗杂的情绪为你一一道来。这些情绪,你一定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前路一览无余,我们该如何救赎自己——读艾丽丝.门罗《逃离.机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sy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