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国思想世界》提及问题意识是理解世界的心智素养问题,而不是方法论。把problematiques 意译为“无法获得确解的问题”,是林毓生先生的杰出翻译贡献
「观点」什么是“问题意识”?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萧延中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对“问题意识”的理解:其一、“问题意识”必须跟“大担忧”(great concern,或理解为“重大关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二、这类性质的“问题”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其三、这类“问题”没有一个Y 或N的固定答案。其四、这类“问题”的内部必然充满了张力。其五、这类“问题”的没有终结,对这类“问题”的释放将意味着迎接更深层次问题的到来。 从“什么不是”和“什么是”的两种角度去体悟和检验“问题意识”,有“三不一是”的基本原则:“一不是”:“问题意识”不是“意见”(idea)。“二不是”:“问题意识”不是“议题”(issue)。“三不是”:“问题意识”不是“知识”(knowledge)本身。“一是”:如果要检验自己的“问题意识”是否明确清晰,那你就问问自己:我这篇论文究竟要想要告诉读者什么? 如何训练和培养“问题意识”?1、重经验。2、陌生化。3、想象力。4、敏感性。5、沉思与提炼。
通过以上摘抄,了解了什么是问题意识及如何训练和培养。重经验阅读复盘,陌生化微观重新思考,想象力?敏感性?沉思和提炼归纳总结复盘。从这五个方面再深入学习。我这样写作记录想告诉自己如何使问题意识在自己身上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