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梦中的那片海》
看到贺红玲烧掉画像,感觉她是要跟过去告别,希望她真的能在心里和过去做一了断,只怕不能。
肖春生说得好:“人生没有捷径,一滴汗珠摔八瓣挣钱,才能踏踏实实过日子,才能堂堂正正地活着。”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靠人靠天靠祖先,算不得好汉。
佟晓梅在给肖春生的信里说:“我真是太喜欢这种一起努力的感觉了。”哪个不是呢!只要努力,哪怕起点再低,前途都是光明的。朝闻道夕死足矣,说的大概也就是同一道理。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这是做生意的金句,古语真是言简意赅。如果人人都能奉行,何愁不和谐呢。
(二)
魏瑶是个好孩子,今天她带着暑假作业和日记让我给看看。
她很努力,看着她写得很认真的日记和暑假作业,我挺欣赏,也很欣慰。放暑假了,很多孩子都觉得可以好好玩玩了,她则不然。依然认真地写日记,做作业。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凭她这毫不松懈的劲儿,我也得认真对待呀。
她的日记里,有许多关于心情的描写,一看就感觉这孩子有点大喇喇的,不够细心,在细节的描写上总是欠缺点儿。就像一个人看一个花园,她总是喜欢站在高处俯瞰或者远观,故眼里的花是五彩缤纷或五颜六色的,至于说花的形状、气味、质感,她是没那份闲心去观察去感受的,而这些细节的描写恰恰是最难的,也是最见功力的。只有进入花海,仔细观察,通过眼观,鼻嗅,手摸,甚至用脸去贴近,才能对花的外形、气味、质感有丰富深刻的体验,才能写出花的美。远观永远不能代替近瞧。成功在于细节,文章也是。也许不是没找到写作的方法,而是心没真正沉下来。
暑假作业她已经做了挺多章节,不会写的基本上都空着。我按顺序一一检查,做了的我帮她看看对错,找出错别字,看看句子是否通顺;不会写的,能指点的我就指点一二,我也不会的,就一起查查,或在网上,或在词典里。
她的日记写有几篇,暑假作业做了几章,我一一看过来,一个小时一下就过去了。内容多,时间长,讲解的效果不一定好。我让她下次有问题就拿过来问,不需要非得等到积了那么多才来。积累的问题多了,即便我能讲清楚,她也不一定能记住,特别是关于写作方面的知识,那得一个点一个点地实践,而且即便一个点可能还需要多次实践方能真正掌握。
学习不能怕麻烦,而且有问题来问老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何烦之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