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高考季,这句经典的高考励志语又刷屏了:“愿你们合上笔盖的那一刻,有着战士收刀入鞘的骄傲。”
前几天,我本科毕业答辩顺利结束后,合上笔记本电脑的那一刻,这句话可以说也是我的内心写照。
马上就大学本科毕业了,心情和四年前从高中毕业时的那份兴奋相比,多的是心态的平和。扑棱几下尘土,然后走向下一站。人生嘛,无非就是一段旅程紧挨着下一段旅程。

高考那几天,当全网都在玩“断臂维纳斯的身高”这个新梗的时候,我也想起了自己四年前参加高考时的一件趣事。语文作文的第一段,我引述了汪涵的一句语录:“唯有阳光,可以为世界加冕。”(实际上汪涵原话是:“只有金色的阳光才能给这个世界加冕。”)但因为当时在考场上忘了这句语录是谁说的,只能肯定不是鲁迅先生说的,就随便诌了个“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如是说”……

现在想想也还觉得好笑hhh~~~
除了老师、同学,还有诸如此类的趣事,以及当了三年语文课代表(理科班里存在感最低的课代表,弟中弟),对于高中最多的记忆就只剩下刷题了。
记起高三的时候,住的是校舍,晚上经常在自习室写作业、刷题到十点多,然后去操场和同学一起夜跑调节状态。虽然那段日子很辛苦,但有时紧张的节奏也会让人产生一种充实的畅快。一模跪了,二模还行,周测成绩也是时好时坏,那些或欣喜或沮丧的心情,一个个闪现,又一个个倏忽不见。大大小小的考试习以为常了,最后临近高考前夕,我还是比较淡定的。
脑中也会时不时浮起这样的画面。在寂静的教室里,全班同学都在埋头刷题的时候,这时突然响起一阵不知道是谁的搞怪声音,有同学强行想憋住不笑,却更容易“传染”到其他同学,然后开始就有窸窸窣窣的小声说话。同学们一个个抬起头来,目光相遇会心一笑,过一会儿又沉浸在自己的复习资料和试卷里。

难怪会说“愿你们合上笔盖的那一刻,有着战士收刀入鞘的骄傲”,我觉得大概每一个经历高三的同学,都掌握了成为一个“战士”的要领,重要的是一遍遍熟悉着。而高三,就像是《功夫》里给了星爷一本《如来神掌》的那位世外高人——他给了我成为“战士”的机会。他不需要像个师傅一样在旁边指点招式,只需要设置好层层挑战,然后背着手站在不远处的某一角落,看着我领略后的专注。这时似乎耳畔扫过的微风也是他的微笑感慨,带着由衷的祝愿。
如此的一部“战士初成记”,直到我跨过18岁,一切尘埃落定。我静静地整理这一路以来的青葱岁月,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下来,无论是沮丧得找不到方向,抑或是偶尔狂飙般前进。

四年后的现在,我再次看向了“毕业”的字眼。到了这个十字路口之后,我们需要做出选择、取舍,当然,还需要告别一群熟悉、亲切的面孔。
之前的几年里,每年的这段时间,当我和毕业学长们告别的时候,或者和要去异地校区的同学告别的时候,常常忍不住哭。那种明明对生活拼命地笑,但眼泪却止不住流的感觉,大概只有在离别的不舍时才有的吧。

回想自己大学四年的时光,是我放下高考的重担,可以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开始,也是我第一次远离家乡,需要凡事自己照顾自己的开始。那时的自己,会因为第一次参加社团而又热情又紧张,也会因为第一次和外教对话而尬到不知所云,还会因为第一次见到著名的专家学者而莫名兴奋。到后来一点,生活像是一株开始拔节生长的小树苗,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同熟悉了食堂每个角落的美食一样;而这个时候,自己也开始学会了一些“套路”。我的大学,包容着我的稚气,甚至是我的任性,而当我想要用心去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就肯定会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到了临近毕业,这株小树苗长大了,需要开花结果了。
到了大四,生活就像蒙了一层薄薄的“灰色”,每个人都忙碌着,思索着自己的未来。一切都预想得到,一切又走得有些无奈。但是啊,那层“灰色”里,可都是彩色的记忆!我们做的每件事都变得更有仪式感,朋友圈的心情也是如此,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即使再忙碌的日子,那些彩色的记忆,都将会化作我们的慰藉!

只有当经历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是过往一切的总和。即使再迷茫,再困惑,只要静下心来想想,这不就是我当初给自己选择的道路吗?
四年前的6月8日下午5点,我有过“收刀入鞘的骄傲”。如今,也将亦复如是。虽然同样也有些许的遗憾,但是就跟《灌篮高手》的大结局一样,青春的故事总会有些遗憾。不必再纠结自己错失了什么,而去看自己得到了什么,以后还想要什么。

我们即将给一段故事画上句号,开始书写下一章故事。路在不停延伸,风景也万般变幻。新的旅程,忍不住的期待,我想,我已经准备好了。
“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天气多么坏,记得带上自己的阳光。”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