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暂且不讨论读书有没有用,我们来探寻书籍带给我们的五种相关的技能。当然,书不止相关这五种技能,但至少有这五种,到底是哪五种技能呢?读者朋友们可以先思考,看看除了我说的五种还有哪些相关的技能,欢迎留言评论。
我的演讲能力比较弱,思想比较发散,于是我向好友风飞扬请教怎么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他告诉我要读书,是读出声那种读书,因为有声读书,其实是一种多种能力的训练,第一,你得先看书里的文字,通过眼睛将文字印在脑海中,这是第一次记忆;第二,你读出声来,文字转成声音,通过耳口传到脑海中,这是第二次记忆。第三,通过反复有声阅读,你的口齿得到多次锻炼后,会形成口舌肌肉记忆,声音会越来越清晰,好文佳句也能开口即来。所以读书要读出声来,是非常有益于演讲能力的。
我想,这里包含了书相关的两种技能,即是阅读,一种是阅,即是看,是视觉能力、脑记忆力和辩别力的运用,增强对字符识别和记忆能力;第二种是读,是口舌能力、听力和脑记忆力的运用,对文字发音、韵律、口舌肌肉记忆和大脑进行训练。
上面我们提到了与书相关的两种技能:阅和读。还有另外三样是:思、写和述。
让我们谈下思,思是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所以读书,不用脑思考,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终究提升不了对新知识的驾驭能力,更谈不上获得智慧了。思考是与书相关的第三种技能:大脑思考。
关与写,相关书的写作技能就多了,可以在书中感兴趣的内容上加注,毛泽东主席就很喜欢在书上加注或点评。比如,毛主席在读《二十四史人物传》时,对其中很多人物,都作出了或褒或贬的评价。并通过这些评价,总结历史上一些朝代的治国经验,和一些朝代的败亡教训,以作为管理国家的参考,并借以教育广大干部。
现在很多电子书阅读软件都有对书中内容进划线、高亮、评论的功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点评几句,在有疑问的地方,加上注释。通过扩展阅读和思考进行加注,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当然,即使拥有了阅、读、思、写等技能,还有个更重要的技能:述。书籍本身的主要作用在于记载事情、知识包括情感等等,是为了让事件信息得到保留,传播知识和传递情感。所有这此信息,如果要传达到位,一个好的讲述者就特别重重要。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解释:“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克及。”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是一种自谦,也是一种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同时说明学问之不易。
但“述”是很重要的传播方法,在我们没有文字记录之前,人类是一直言传身教的方法来传播知识的,通过故事方法传播知识,于是有了神话和传说,但言传容易出现偏差,所以“述”需要更严谨的态度对待,以免传递错误信息。
“述”的技能,是传播信息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自己知识的有效方法,因为讲话要严谨,所以要查阅更多资料;所谓教学相长,就是把知识弄懂了并教会别人,这需要传授者对知识有深度理解,并研究接受者的心态,形成有趣、有内涵的演讲陈述,这样才能更好地开悟听者。
这就是我理解与书相关的五种技能:阅、读、思、写和述。相信你也有自己对书相关技能的理解,包括排版、设计等等;又比如说,读书可以让人终生不老,能够修身养性,终生都在完善自己!塑造与时并进且更好的自己。
期待你的评论。
劲风
大学论语
写于日更100天,以此记念。
WeSpac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