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内两位小伙伴都上了诊断课《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学习、对比,我收获了很多……
一位老师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循循善诱,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先比位数,位数相同比最高位,最高位相同在依次接着比,清楚明了,简约高效……
课后学习:原来遵循教材,吃透教材,不用花里胡哨也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一位老师参考了黄爱华老师的课例,采用游戏激趣,将方法原理穿插到游戏中,循序渐进,各个击破,再高度的参与中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孩子们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参与热情让我热情澎湃。
课后学习: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是能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为重难点穿针引线,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激情,从而让孩子们真正的爱上数学那就太完美了!
为什么我现在对用游戏来进行数学教学如此感兴趣,因为近段时间我迷恋依托学力单进行教学,但是发现学力单有个很大的缺点,如果学力单使用不当就很容易就被做成了练习单,孩子以完成单子为目标,并没有很大的激情参与到课堂中探究活动中去,游戏恰恰能弥补这个缺陷。
思考: 教材、游戏、学力单能否融合助力教学呢?
首先要吃透教材,只有把握住本节课的重难点,万变不离其宗,才能谈采取何种形式来突破而已。
抓住重难点以后,在想有没有游戏的形式可以串联。
如果能将教材、游戏、学力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我相信,有趣,有思,有呈现,有分享,产生积极的真学习的课堂就是我进步的方向……就是要抠破脑壳去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