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一,用课堂上介绍的阅读方法,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推荐,500字以上。
要说最近最火的书,恐怕非米歇尔·奥巴马的亲笔自传《成为》莫属。奥巴马夫人这本新书,一经上市即成为年度最轰动的畅销书之一,全球首印300万册。

这书火,因为它讲述了一个草根的逆袭之路,也是一个普通家族奋斗的缩影。这书火,还因为奥巴马夫人真实的解读自我,解读她的先生、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解读八年白宫生活,语言流畅,真情流露。而我要读它推荐它,则是因为看了米歇尔·奥巴马在肥伦秀上的一次访谈。她说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都知道,既然她能从芝加哥南城走进白宫,从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儿成为美国第一夫人,那么其他人也能够实现这样的“逆袭”。她希望通过她自己的经历,告诉年轻人不要遇到点困难就放弃。
米歇尔这本书,写的非常接地气。就像她在书的序言中说,“当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的理想很简单。想要一只狗,想要一个有两层楼的房子。”这两句话,这难道不是许多人都有过的梦想吗? 两层楼的房子,现在还在我的梦想里,因为在北京要实现这一点,真不是一般的难。但看到总统夫人曾和我有一样的梦想,自己心里还是忍不住要窃喜一下下。

几乎每个美国总统卸任后都会写自传,他们的夫人也不例外。然而前总统及其夫人们的自传,在给他们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很容易招来批评声,毕竟政治人物总是会遇到许多反对他们政治观点的人。米歇尔·奥巴马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智。她没有用太多笔墨去渲染政治,去为自己和老公歌功颂德。相反,她所写的都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曾经历的故事。比如写自己学钢琴,开始被老师表扬几句,就以为自己是个天才。后来越学越难,老师的表扬少了,批评多了,米歇尔那时候还是小孩子,批评一多,她对钢琴的喜欢就逐渐被害怕和厌烦所替代了。这不正正是每个小孩子都会经历的故事吗?!
这本书接地气的另一个表现,是目录非常的简单。正文部分只有三大块:一 成为我,二 成为我们,三 成为更多。从目录就看出,米歇尔·奥巴马是怎样定义人生,怎样执行她自己的人生。首先,要成为"我", 先有自我,才能拥有其它。其次,是找到你的另一半,成为”我们“,互相扶持,彼此成就。最后,成为"更多”,是在彼此成就之后,去影响更多人、成就更多人,去回馈社会造福社会。
估计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看完目录,就迫不及待地先翻到 "成为我们",先了解一下她与前总统先生的罗曼史,什么能比八卦更吸引人呢!但奔着这个目标去读,恐怕多少要有些失望。因为他们俩的恋爱,其实很罗曼蒂克的成分并不多,没多少花前月下海誓山盟,更没有像言情小说里那样爱得死去活来。他俩的恋爱,简单讲,就是彼此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但这段故事真正吸引我的,是米歇尔讲自己如何“审视”奥巴马这个男朋友。她从奥巴马对他母亲的爱和孝顺中发现,这个男人将来应该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另一半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就是说,米歇尔“考量”男朋友,不是看他是否能提供给自己优越的物质生活,而是看这个人会不会尊重自己支持自己始终做一个独立的人。恐怕正是她对“自我"的坚持,让她在总统大人的心里,始终占据这最重要的位置。
米歇尔虽然出生于普通家庭,但她拥有开明宽容的父母,尤其是她的母亲。她母亲在子女教育上秉承一种禅宗式的冷静和中立,成就了米歇尔直率感、无所畏惧的性格,因为这种性格,米歇尔能够冷静的认识自己,理智的面对人生中的重大抉择,并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想,正是她这种坚持自我的精神,吸引了比她更早弄清楚自己人生理想的奥巴马,两个人用各自的方式,加上共同的努力,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成就了美国历史上很耀眼的一对明星,也是政坛上的一段佳话。快打开书,看一看,这位备受赞誉的美国第一位非裔第一夫人,是怎样“养成”的吧!
(1534字)
作业二,写一篇听课笔记(重点谈收获),体会式笔记,而不是摘抄课堂内容,1000字以上。
释若老师真的是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一是他的课收费高。其它的写作课,一般都是69,99,最多199元。而释若老师上来就收999元,他凭什么?
听完公开课和第一节正式课后,我体会,贵确实有贵的道理,就凭两点:一是“手把手教你写”,他讲网课,就用WORD,一个字一个字敲出一篇范文来,现如今,有几个网课,舍得时间这么手把手教你?因为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学员可以跟着老师,把写作过程从头到尾的学下来,从立意怎么来,到大纲怎么列,到具体怎么在段与段之间建立有效连接,再到如何修改,全都非常直观的呈现在你眼前。就是看多了庖丁解牛之后,再去当屠夫就容易的多了吧?
二是“终身陪伴",课虽然贵,但给学员留了好几条“退费”通道:学习完1个月内签约的,退全额学费。一年坚持写24本讲书稿的,退全额学费。年度优秀学员,奖励999元,也等于退全额学费。正如老师自己说的,“我是一个有情怀的人。比起收学费,我更喜欢教出好好写作的学生,所以,别给我理由扣你学费。”人做事,一旦是为了情怀,而不是为了利益,那事情就会做得纯粹得多,坚定得多,也漂亮得多。
前几年非常火的电视剧《琅琊榜》里,梅长苏到最后要为赤焰翻案的时候,翻案的关键人物长公主提出条件,要求保护她的子女,就因为这一点,梅长苏宁可不要这个翻案的最佳人选,断然拒绝了长公主。就因为,这么危险的事情,现场一定非常紧张,如果翻案人不是出于本心出于良知,而是被利益驱动,都难保不会当场翻悔退缩。只有出于本心,坚定支持翻案的人才能够坚持下去。后来长公主体会到这一点,还是折返回来,义无反顾的接受了这个重任,而不再讲什么条件。这样众志成城,才促使翻案一举成功。
现实生活中,做成大事业的人,也都不是以“赚钱"为最终目的的。反而是因为心里的一份热爱,一份情怀,成就了事业,金钱不过是随之而来的奖励罢了。
所以,敢收999元学费,又敢承诺全额退费的课程,它的初心,一定不是,或者说不只是,为了赚钱。这样的老师,还不值得信任么?
除了一个字一个字敲讲义,这门课的手把手教还体现在课程名字里:“公式写作课”,老师说,你按我的公式写,绝对不会写不出东西来,反而要写少不容易。这话听着很大。但我上面刚刚写完的推荐一本书,就证实了老师所言非虚。
开始我看到要求写500字,就在想怎么凑字数?既然老师说了按他的公式写,我就拿出课上所讲“致用类读书笔记六步法”,一步一步写。写着写着就发现,有点跟考试答阅读题一样,先审好题,然后回书里找答案填进去,最后再检查一下答案对不对,修改修改,然后一数字数,居然1500多字!就是不知道字数超出要求这么多,会不会算不合格?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一点不假。第一次正式课作业一开始,写作群里就每天都被大家的各种问题刷屏。而释若老师对问题几乎是一一回复。以前我也报过其它写作课,除了丢给你一堆提前录好的课程音频,根本连老师的影子都见不到。所谓微信群里,也没有授课老师,只有每天发广告的客服。释若老师还反复说,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提,他后面可以录答疑课,答疑课可以多开几节,一定把问题答完。之后还有答不完的,私信他,他一定会回答。报一次课,获得一位终身的良师益友,按照这个衡量,你还会觉得999元贵吗?
(1290字)
作业三,在荔枝微课,我的读书专栏“噢耶,读书来了”,听我解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并写下你对RIA读书法的理解,500字以上。

如今,比看书更流行的,是听书。释若老师这档听书节目,选的都是“致用类"图书中的佼佼者,每一本都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作者赵周,人称拆书帮帮主,他给了我们一个公式:RIA = R+I+A = 阅读拆页 + 讲解导引 + 拆为己用。
书中反复强调,成年人读书是为了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所以一定是功利的,一定要有实用价值。
我们会读很多事,但读书,不一定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去读。
读一本书之前,应该先明确,自己想从书里得到什么内容。带着目的去书里找,可以全书通读,也可以只读对自己有用的部分。不管是读多少内容,都一定要让知识 "内化"。要实现内化,就要把读到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现实联系起来,看看能否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一定要学以致用。只有用,才能检验出书里学到的知识、内容是否正确可行。
知识内化,还有一个更直观的做法,就是“讲给别人听”。一个人要教别人时,往往会准备得非常充分,会比自己听课准备得更加详细、精心。所以,要多做分享,多给别人讲你正在学的东西,用输出倒逼输入,效果更佳。
拆书应先拆致用类图书,除非你是拆书大师,那就不必分文体,因为你都可以驾驭。
现在这个触屏时代,大家的时间都被割裂成很多个小块,学习也成为了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学习不是导致无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根源。善于总结的人,能够从碎片化学习中,提取框架,不断往里填充内容。再把内容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的知识,才真的是你得到的知识。
作业四,用课堂上介绍的重述原文方法,写一篇人物传记稿,1500字以上。
米歇尔·奥巴马,一位从芝加哥南部一户普通人家——普通得家里都没有过大学生——出身,一路逆袭到全球顶尖的普林斯顿大学,再到哈佛法学院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就进入顶尖律所,并最终成为美国第一位非洲裔第一夫人的传奇人物。她可以说千千万万女人心中的偶像。
都说女人干的好,不如嫁的好。而米歇尔不仅自己干的好,活得潇洒漂亮,还嫁的好,老公英俊挺拔、才华横溢、更别说后来还登上了权力顶峰,当上了美国总统!这简直不能只用个”金龟婿"来形容了。最令人羡慕的事,当了总统的老公,依然深爱着米歇尔。米歇尔究竟拥有什么魅力,让奥巴马这位"万人迷”总统这样着迷,死心塌地甘为裙下之臣?
1964年出生的米歇尔,今年刚刚55岁,尚可谓风华正茂。或许我们可以通过盘点她这前55年的人生中的几次重大抉择,来“臆测”一下她的魅力究竟来自哪里。
/1/
第一点,一定要说说米歇尔的母亲玛丽安·鲁滨逊,因为母亲对她影响非常之大。她虽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上只是一位普通的母亲,但却是位天生的教育家。她对两个子女的态度是冷静而中立的。米歇尔在她的自传《成为》中这样形容她的母亲:她对我和哥哥的爱是始终如一的(这一点听起来普通,其实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想一想,当在孩子拿回一张不及格成绩单时候,父母暴跳如雷的样子,就知道父母的爱,其实没有那么“稳定”)。
她给兄妹俩更多的是“指导”而非"规则“,甚至从不规定孩子晚上必须回家的时间,只是问”你们觉得几点回家合适?”
因为母亲的这种教育方式,米歇尔和她哥哥从小就知道,他们要自己做决定,人生是他们自己的人生,不是母亲的,他们要对自己负责。“不干涉”,养成了米歇尔无所畏惧的性格,“放手”,在以后的人生中也有能力、有勇气做出正确的选择。
/2/
高中毕业时,米歇尔拿着全校前10%的好成绩,加上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她本以为自己上普林斯顿大学没问题,她哥哥就上了普林斯顿。结果升学顾问说她”不是上普林斯顿的材料“,这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然而这打击并没有阻止她上普林斯顿的决心。她毫不畏惧、坚持到底的性格在这时起了决定作用。”我转变了方法,而不是转换目标。” 她继续申请普林斯顿大学,但这次她绕开了原来的升学顾问,找了真正熟悉她的助理校长史密斯先生,为自己写推荐信。而她自己写的申请信中,没有鼓吹自己多么聪明多么能干,相反,她别出心裁,如实写了父亲卧病在床,以及家里很少有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事实。
凭着她自己的坚持,终于有一天,她能够拿着普林斯顿的录取通知书,当面告诉升学顾问她“看错了”。而进入普林斯顿,正是她辉煌人生的起点。
/3/
勤奋的米歇尔学业很顺利,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去哈佛读法学院,并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顶尖名校的证书,让她很轻松的进入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工作仅一年,年薪就达到12万美元,可以说是年轻有为,前途一片光明。
正是这一年,贝拉克·奥巴马来到了这家律所实习。贝拉克人还没来,名声已经传开了,说是哈佛法学院罕见的高材生,各大律所都争相请他去实习。米歇尔被指派督导实习生奥巴马。
两个人性格不同,奥巴马酷爱读书,读的范围很广,包括很多艰涩的哲学政治类的书。米歇尔却性格外向好动,喜欢聊天。不过两个人还是有很多共同兴趣和话题。比如都非常关心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再比如虽然身处律所这样的名利场,却都不太重视世俗的钱和权。
奥巴马很快就提出要与米歇尔约会,却被米歇尔一次又一次拒绝。原因竟然是因为,两人第一次吃饭(工作餐),用餐结束时,奥巴马竟然拿出香烟抽了起来。这让米歇尔觉得无法忍受。面对这么一个面貌英俊、名牌大学高材生、前途无量的大好青年,就因为抽烟一个毛病,就断然拒绝与他交往,可见米歇尔对于男朋友的要求有多高。
但奥巴马毕竟不是一般的青年人。米歇尔慢慢发现奥巴马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发现他来律所虽然时间不长,却能和上上下下的每一个谈笑风生,而且每一个人的名字他都叫得出来。后来在一次聚会上,男士们玩起了篮球。米歇尔意外的发现,奥巴马还是个相当不错的篮球运动员,他打篮球时候的帅气样子,让本来就已对奥巴马非常有好感的米歇尔心仪不已。
奥巴马也没有错过机会,在之后两人散步时,和米歇尔坐在路边吃冰淇淋时候,一吻定情。
所以说,是你的总是你的,女人在挑选另一半时“挑三拣四”并不一定就会错过机会。
/4/
与奥巴马在一起后,米歇尔发现,自己的男朋友是一个目标特别明确的人。他每天读的书,做的事,干的工作,都是为了他的大目标服务的。虽然他没什么钱,但他仍然对钱不以为意。他明明可以拿到高薪的律师工作,却宁愿开着一辆底盘漏洞的破车,去做薪水很低的社区组织者工作。
这时候就显示出米歇尔的不一般。她没有嫌弃男朋友挣钱少,反而很欣赏他生活得目标如此明确。尤其在她的密友和父亲相继去世之后,悲痛之余,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当律师,给这个公司维权,替那个公司索赔。她找了各行各业的人,跟他们征询意见。最后她毅然辞掉了律师工作,换了一份只有原来薪水一半的市政府助理工作,只因为这个工作可以让她做她想做的事。
1992年,她与奥巴马结婚。婚后,她又去了一家非营利机构任执行董事。
无论婚前还是婚后,在另一半追求自己理想的同时,她没有成为绊脚石,反而是抓紧让自己成长,追逐自己的理想,不落后于她的另一半。
很多女孩子,都希望嫁个金龟婿,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幸福。然而,如果只是一味坐享另一半创造的成绩,自己却停滞不前,两人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早晚有一天,会因为无法跟上对方的步伐而被人嫌弃。谁不喜欢跟同频的人在一起呢?
/5/
米歇尔和奥巴马的婚姻生活,也并不是一直阳光灿烂的。中间他们的关系出现问题,米歇尔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再次拿出她那股不服输的精神,冒着被舆论歪曲臆测的风险,主动寻求了婚姻问题咨询师的帮助。米歇尔自己说,“我觉得是我带着贝拉克去‘看病’。我跟婚姻问题咨询师说,’请你看看他有什么问题吧‘。” 咨询师没有给贝拉克‘看病’,反而诧异的盯着米歇尔看。最终咨询师让米歇尔意识到,当婚姻出了问题,一定不是单方面的问题。而米歇尔的问题,就是不应该把责任都推到奥巴马身上,她要负起自己对婚姻的责任。
记得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曾有人问陶虹,“你嫁给徐峥,是因为他能让你幸福吗?” 陶虹的回答得非常精彩,她说,“我觉得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我自己要先是个幸福的人。” 女人只有自己足够精彩,才能吸引住精彩的另一半。

米歇尔和贝拉克,终究是三观相同志趣相投的两个人,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二人的婚姻度过了难关,恢复到了以前的甜蜜和谐状态,两人仍是名副其实的政坛”模范夫妻“。

(2701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