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深究见识这两个字,对它的理解也是一种模糊的概念。
今天去看了《罗辑思维》第一季的前几集(以前不曾看),罗胖说,在大城市能让人有见识,他举了个例子:城市的小孩能认识并随口说出各种车牌名。
这吓我一跳,我这人对车总提不起兴趣来。平时和同学们一起走路,别人看见车子总指着车对我说什么什么牌子多少多少钱,看着他们羡慕的表情我却总无动于衷。我本来认为这只是个人兴趣点的问题,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啥可在意的。我历来觉得自己至少在同学中还算有点见识,但罗胖的话让我觉得自己对见识两字认识太浅,说白了——我见识真窄。
百度百科里,对见识的解释是:
- 指明智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
- 广泛接触事物,扩大见闻
- 知识;见闻
在见闻上,不是我没有去广泛接触,而是,注视的面是特意挑选的,而对自己不喜欢的,较少去关注。这样有选择的接收信息,当然会影响我见闻上的见识。
一直觉得自己不怎么接地气,聊房子、聊车子,聊生活中的一些事,我能谈论的很少。如今看来,这根源就是缺乏见识。生活常识是见识中的一大部分,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生活常识可以作为一个人思维的基石,一个没有生活常识的人,他的思维往往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
按罗胖的话说,拒绝北上广的人没见识。因为不在大城市生活,你以为的大城市生活就只是构建于电视,网络所展现的信息和你周遭生活情境的糅合。你的见识必然受限于你的所见。
选择在哪里生活,每人各自有其理由。但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不要走马观花的过日子,只有处处留心才能长学问长见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