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张偶像的照片奖励自己
我坚持阅读和日更的时间并不长,距离成为达人或专家还有一条很长的,曲折蜿蜒的小路要走,但是在已经坚持的这些天里,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想要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1、关于写作焦虑
是否你每次看到别人的文章阅读破百万,就马上希望自己也写出10万+的爆文?
是否你每次看到别人的文章变现,就马上希望自己能靠写作获得可观收入?
是否你每次看到别的作者出书办签售,就马上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作家?
如果以上情况你都有,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陷入写作焦虑了。
在你想要靠写作变现,甚至成名成家时,你先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每天有输入,是否完成了简书每天的日更吧。
好的文章都是作者不断打磨修改才最终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如果我们不关注作者背后的努力,只一味希望获得和作者一样的变现能力,那么只会越来越焦虑。
2、关于日更
我也不赞同为了日更而写流水账,这样即使日更100天也不会有任何进步的,除了将日更当作树洞的人以外,其他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的吧。
我是第一次加入日更,保证日更的做法是每天写读书笔记,虽然前两天听猫叔的演讲,他并不提倡这种做法。
但是我很清楚目前想要养成的习惯是坚持阅读,而写读书笔记能够让我的阅读更加深入,顺便还能完成每天的日更,那么我为什么不继续呢,方法论也是要适合自己才有用的。
3、关于阅读书籍选择
现在是一个人人都很焦虑的时代,各种公共媒体也在不经意间加深这种焦虑,经常都能看到关于一天读一本书、5天减肥十斤、高效能人士的几个习惯等等文章,我们刚看完会很激动,恨不得自己也能这样,可是当我们去实践作者的做法,发现达不到作者的成就时,我们就开始焦虑,要我说,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我们何必再自寻烦恼呢。
我阅读和写读书笔记都很慢,所以我一般选择阅读经典的文学类作品,我相信经过那么多先辈大浪淘沙,最终流传到今天的作品,它是具有生命力的。
慢慢阅读,试着去了解作者的内心,去窥探作者想要展现给我们的世界,这样难道不好吗?经典的作品也值得我们反复的阅读,每一次可能都会有新的收获。
也许会有人说,这样的阅读短期内不能带来收益的增加,或者阅读后什么都记不住,不如方法论的书来的有用。
读书本来就是吸收知识,完善自我的过程,我们为什么要让它变得如此功利呢,如果想马上获得收入,我建议去股票市场试试吧,只要不怕输的血本无归。
我们读过的书总会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我们的骨血,也许某一天,你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某句话,恰好就引起了那个能给你带来人生转变的某个人的注意呢。
我现在还能清楚记得我高中的高光时刻,当时班主任念出一句上联,让我们对出下联。
上联是这样的: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当时全班有且只有我一个人回答出了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我已经不记得曾经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这两句话,也并没有想到有一天它会成为一道考题,但是据我们班主任说,他就是在那个时候记住我的,他也对我整个高中学习帮助很大。
工具类书籍也可以选择性阅读,但不需要太多,甚至不需要完整读完,只需要提取其中有用的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后就开始践行,毕竟懂得许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也大有人在。
结论:容易带来焦虑的鸡汤文少看;要保证持续的阅读输入;工具类书籍少看且重要的是看后要践行;多读经典类书籍,文学历史类都可以;永远不好和别人比,你的对手只有你自己。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关于阅读和日更一些不成熟的小想法,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啪啪打脸,但至少是我此时此刻最真诚认真的小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