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在今天,“抑郁症”这个词总是经常被听到,特别是近年来,青少年的抑郁症更是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自从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伴随着压力产生的“青少年抑郁症问题”更是时时刻刻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在最初的时候,或许你只是感觉自己不开心,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家里人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觉得,这个时代的孩子,没什么事情会让他们不开心。直到有一天,当他们承受不住了,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时,旁边的人才惊觉,始料不及。
而当一切已经发生,我们再来想着要挽救,代价其实是很严重。或许就像很多爸爸妈妈们想不通一样,很多人都会觉得,人的一辈子,本来都是充满各种磨难,谁又能总是一生顺遂呢?再难过的坎,熬过去就好了。
就像乔纳森.萨多斯基的《抑郁帝国》中的一句话:“当你仰望人类历史浩空,抑郁不过是一颗星而已。”
只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对抑郁症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它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加上发生了糟糕的事情,了解了它的前世今生,是否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当下社会的迷思呢?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1 它是一个古老而复杂的命题
说起“抑郁症”,很多人的感觉估计和我一样,最近这几年听得特别多,更多的是由此发生的糟糕的事情。这让人不禁想问一句:“难道这是近几年才衍生出的新的疾病吗?”
我们往人类的历史前面看,发现其实并不是,它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只是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它的描述方式不一样而已。
就像书中介绍的那般,历史上很多位著名的人物,他们一直都饱受这个病的困扰。在中国,甚至可以追溯到一位名人——屈原。
屈原被流放以后,“游于江潭,行吟江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心里想着“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可见,当年屈原的投江,其中也是有着他内心的感受因素的。史上的很多诗人,政治家在被贬谪之后,我们通过他们的作品,都能体会出其中“郁郁不得志”的表达。因此,抑郁症在很长的时间里,它是以“忧郁症”的形式存在的。
而在中国的书籍《管子.内业》中讲到:“慢而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疾困乃死。”在以往,对于它的了解,更多是关于情绪方面的。
在西方,他们则是用“体液”来描述,说是忧郁的人,体液的颜色偏暗,所以黑色的体液太多,滋生了疾病。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抑郁症的存在,并不是近现代的产物,只是不同的时代,描述的方式不同,我们对它的认识也不一样而已。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2 它一直都在被认识的路上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不能说,我们对抑郁症的了解是全面的,我们也没办法给出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古代,或许是由于医学条件的限制,所以我们只能看到这种疾病爆发之后的表现,甚至于在今天,我们依旧如此。
我们知道,患有抑郁症的人,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希望,甚至于会因此做出一些糟糕的事情。但是,我们依旧没办法具体知道,在每个人的身上,具体的诱因是什么。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以来,社会发展进程加快,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我们认知的改变。如果说以前的人们是生活在信仰的年代,那么之后的人们则是生活在“科学的”时代,大部分的事情都会讲究科学分析和认知。
或许在以前,佛洛伊德对“忧郁症”的分析得到了大伙的认可,但是在新的时代,人们更加讲究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所以,便催生了药物治疗。
当两种观点的持有者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相遇,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经过临床的验证,最终看看哪一家的观点占了上风。
在这条路上,生物学的一方确实找到了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只是随之而来的便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虽然一开始的突破引得所有人的开心,但是副作用的产生还是让人对此保持怀疑。
除了在治疗方法上的认知不断更新,我们对这种疾病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原本一开始我们认可“体液说”,觉得是我们吃了太多黑色系的食物,所以治疗上就得减少这方面食物的摄入,哪怕它是对人类有用的。
随着认知的加深,我们知道,原来这和我们所处的社会,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种族,我们的能力也有关系。
只是所有的一切,都还是没能汇成一种固定的认知,这也说明,关于抑郁症,我们要了解的还有很多。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3 认知,是为了更好地疗愈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很多人一开始没当回事,就是因为大伙都觉得,抑郁症不过就是心情不好而已,没什么大不了。谁没个心情不好的时候呢?
是的,从我们开始有觉知开始,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只是,如果一个人可以从中快速调节,那它估计就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如果一个人因为心情不好,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那么这样的心情不好就得引起重视。
就像一位老师发现学生出现情绪低落的表现,那么最初的时候,他可能是因为和同学发生了一点矛盾,或者是在家里和家长发生了一点矛盾,又或者是青春期某一些小情绪。
可是,如果这种情形,我们留意到,它持续的时间有点久了,它甚至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上课学习,那么我们就需要给予关注了。
作为老师,可以适当给予关心,或者是找他聊天,排解这种郁闷的情绪。而当这种情绪让学生做出一些比较糟糕的事情时,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提醒他或者家长,寻求更加专业的人士的帮助了。
在今天,不仅是青少年,成年人也有这方面的困扰,特别是人到中年。我们的情绪低落,或许是因为我们找不到在社会的存在感,或者是家庭的压力比较大,或者是同龄人的攀比压力大,或者是我们在生命的某一个时刻,我们没能让自己成为最想成为的那个人,我们输给了现实。
换一个角度想,当你因为某些原因抑郁不开心的时候,它其实也是在告诉你,让你关注你内心真正的想法。而此时此刻,如果你可以给予自己适当的关注,是不是这些问题在你意识到之后,你做出了改变,结果就不一样了。
就好像,我们明知道,心情不好会影响我们做事情,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让自己尽量不要心情不好呢?
随着我们对抑郁症的了解越来越多,相信未来,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办法来疗愈我们的心灵。有人说,抑郁症就是一种精神疾病,也有人说,抑郁症就像感冒一样,不管是哪一种,只要我们最终可以疗愈它便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