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中的智慧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52:见微守弱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52:见微守弱

作者: 橡木桶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12:30 被阅读36次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见微守弱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道德经》之说文

天下道行有始,地上德行是母。已经拥有母生的源头,就知产子的结果,看到了结果的状态,坚守的德行母本,埋没物体,万物生死更替,源源不断。阻塞交换,挡住干扰,一生少动不变而不烦;展开互动,行事作为,麻烦丛生,祸乱不断,一生无药。看懂细节是明智,保持柔弱则强大,使用光照,回归明智,不留后患,就是保持常态。

《道德经》之讲理

天上是道,道生有种,天下即地上是德,德孕为母,母孕产子,以得万物。天创地造,道生德育,父种母孕,然后产子有果。知道子果的渊源,明白道德之理,坚守德育母孕原则,则万物不休。

物物不兑,人人不为,天地宁静,人物体亡,神气依然。天通地连,但万物不可跨界,人类不可作为,各守其道。物应封闭循环,人要小国寡民,各自为政,无为不勤。跨界则联通,混合则发展,统一则强大,物壮则早已。守小持弱则个体短命而整体长寿,壮大逞强则个体常在而整体速亡。单细胞单个短命但整体长寿,多细胞的人类,多人口国家,多国家的组织,大一统的帝国,都成衰败短命趋势。地区安全的人道策略是:国家小而多,分散而不联合,平和而无霸主,相通而不结盟,各守其道,各有其德,老死不相往来。人活一生,君治一世,平安舒适为本,君民无为,则保地区长治久安。地区发展的人性欲望是:发展壮大,合纵连横,逞强争霸,然后统一思想,整合系统,成为大国,而最终吞并天下,四海唯一,那就是人类灭亡之时。

相关文章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52:见微守弱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见微守弱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

  • 52-4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52–4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出自《道德经》第52章,意思是,看清小事称为明慧,保持柔弱属于坚...

  • 刘邦康熙柔弱致胜之道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道德经》第52章),大意是:能从细微处觉察事理叫明,能持柔守弱叫强。此乃柔弱致胜之道。...

  • 52-2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52–2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出自《道德经》第52章,意思是,既...

  • “守柔”就是守持你的生命力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六 □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经》五十二章中说:“守柔曰强”,这是老子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

  • 人之道:布施篇

    《道德经》的底层逻辑与终极智慧(之二) 人之道:布施篇 本篇要点: 三式:知足、守慈、用弱核心:情 / 天赋(本性...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05:无言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拖月)乎;虚而不屈,动而欲出...

  • 微明

    古人有大智慧,何为大智慧?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清、看透、看破,察见微妙幽深的道理。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

  • 如何守神

    自古以来,守神都是各家各派修炼的秘密 《道德经》里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又言: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

  • 生命是一盏灯 , 应该点的更长,而不是更亮

    ——《道德经》的生命管理智慧 □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个“守啬”养生的理念,“守啬”又称为“节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中的智慧之52:见微守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yy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