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摘抄:
1.精神优于物质、个体大于社会-书中诠释得这种反世俗、反传统的立场,让几代读者为之潸然泪下。
2.1837年之前的乔治时代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期,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诗歌的地位依旧崇高,但就社会影响而言,却渐渐不如小说重要,19世纪叱诧风云的文坛巨子,是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威廉·萨克雷、乔治·艾略特、托马斯·哈代、勃朗蒂三姐妹和乔治·吉辛等小说家。
3.维多利亚小树皮往往带有强烈的文以载道、匡扶道德的色彩,那些作者热衷于告诉读者,男主角或女主角也许出身贫寒,历经挫折,但终将得到圆满的结局,但终将得到圆满的结局,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到底是因为其拥有高尚的情操和正直的人品,又或者是因为其对上帝有着虔诚的信仰,当时及后世的评论家对无数维多利亚小说所共同呈现出来的这些特征统称为现实主义。
4.从表面上看,《月亮和六便士》讲述的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故事。
5."德育故事"只要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和毛姆一样老派的道理,要明白这个道理是什么,首先必须厘清整部小说的结构 历塔西提期间所听到的关于斯特里克兰死前几年的情况
6.艺术是情感的流露。
7.馈赠同情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本领。
8.如果你遭遇令人切齿的事情,却不能以武力对罪人施加直接的惩罚,那肯定是会悲愤不已的。
9.如果罪人对他犯下的罪行直认不讳,想劝他洗心革面的人还能有什么话说呢?
10.有的人号称他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但他们多半是在自己骗自己,总的来说,这些人只有在相信没人能发现他们的逾规越矩之处时才敢为所欲为。渴望得到认可也许时文明人最根深蒂固的本能。
11.良知时心灵的卫兵,它守护着各种社会赖以存续的规则,它是驻扎在每个人心里的警察,监督我们不要为非作歹。它是安插在自我意识最深处的间谍。良知迫使他把社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它是强韧的纽带,联结着个体和整体。
12.情感有着理性无法领会的理由。现在我清楚地认识到,卑鄙和高尚、凶恶和仁慈、憎恨和爱恋是能够并存于同一颗人类的心灵的。
13.这些年来我勤奋工作,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探索过几个人生方向,积累了不少书本知识,对人情世故也渐渐有所了解。
14.我不想从前,最重要的是永恒的此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