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

作者: 小李非刀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10:11 被阅读27次
文|小李非刀

初次听到柳比歇夫的名字,源于李笑来老师的《时间的朋友》一书,进而收获了奇书《奇特的一生》。

之所以说这是一本奇书,是因为这本书的主角奇特的时间管理和统计方法。具体方法并不神奇,神奇的是他如实的记录了56年,这在人类历史上应该是自我记录最久远的一个。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1890年4月5日——1972年8月31日),全名为Alexander Alexandrovich Lyubishchev(俄语为Любищев, 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

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还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他不顾政治迫害,做了大量工作来反对和批评当时属于苏联生物遗传学主流的李森科主义。还应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生物分类学。

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对个人时间进行定量管理而得名的。这种方法建立在数学统计的基础之上,重点是对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习惯。

简单地说,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就是要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是个人时间定量管理的方法。

除了时间统计法之外,他还有几条守则:

1.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10小时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这几条守则不可能要求人人去遵守,这几条守则是他个人的守则,是按自己生活和自己身体的特点拟订的——他好像在研究自己工作能力的心理特点,在研究最适合自己工作能力的日常生活制度。

他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我早就注意到,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不,最好还是用另一种说法: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

柳比歇夫严格地筛选自己的日程活动:避免串门和庆祝活动,但坚持写信。并且每个月都制订写信计划,把所有收到的信进行编号。

他回信的原则是:紧急的书信立即答复,其他的暂缓回复;在写重要著作时,除紧急事件外,一切信件都暂时搁置。

当然写信是时代产物,你其实可以理解为邮件即可。渐进的邮件,马上答复。重要的事项,尽量让自己免打扰。

不知道看到他的时间管理守则,你是什么样的感受。我的感受有三点:

1.先完成后完美
2.劳逸结合
3.休息就是做不同的事。

当然除了他践行的这几天时间管理准则我比较欣赏外,最近想践行一下他的时间记录法,之前是坚持一段,放弃一段。

分析一下自己最终放弃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只是收集了时间记录,但最终却没有总结和分析。

以上,是看到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的一点思考。

end


日更第325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le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