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年后的地球是什么样呢
文/付朝兰
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它的外层是由一些碎片组成的,跟破碎的鸡蛋壳很相似。这些碎片,就是地壳板块,每年以几厘米的速度不停移动着。
每隔一段时间,地壳板块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超级大陆,在下次分裂之前,这个超级大陆会存在几亿年。然后这些板块又会分解散开,彼此开始远离,直到经过4至6亿年后,它们会最终再次聚集在一起。最后一块超级大陆--盘古大陆,形成于3.1亿年前,大约在1.8亿年前开始分裂。
针对下一个超级大陆的构成,地质学家现在有四种基本推论--新盘古大陆、终极盘古大陆、奥瑞卡大陆和阿美西亚大陆。
这每一种构成形式取决于不同的推论,但最终都与盘古大陆当初是如何分离散开的,以及这个世界的各大洲现在又是移动的有关联。
最初正是因为盘古大陆的分裂,才导致大西洋的形成,而且现在的大西洋仍在不断地向外扩张,面积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太平洋在不断缩小,而变得越来越窄。
太平洋正对着一个俯冲带--火环移动,在那里洋底被拉下来,或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进入地球内部。那时旧的洋底会被循环利用,变成火山喷发时的羽流。
相比之下,大西洋有一个巨大的正在形成新大洋板块的大洋脊,但只有两个俯冲带--加勒比海的小安的列斯岛弧,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斯科舍岛弧。
模拟结果显示,如果我们假设现在这个状况一直持续下去,也就是说大西洋的面积继续扩大,而太平洋的面积继续缩小,我们将得到一个推论结果是,下一个超级大陆会在盘古大陆的另一端形成。
南美洲大陆将和向北漂移的南极洲相撞,然后与已经相撞集聚的非洲--欧亚大陆再相撞集聚在一起,在那时,新的超级大陆最终就形成了。地质学家将其命名为新盘古大陆。
然而,大西洋面积的扩张速度也可能会变慢,或许有一天会完全停止下来。那时,大西洋上的那两个小的俯冲弧可能会沿着美洲东海岸蔓延,最终导致盘古大陆重新变样,那时美洲、欧洲、非洲将重新集聚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超级大陆称为终极盘古大陆。这个新的超级大陆将被一个面积巨大的太平洋所包围。
但是,如果大西洋形成了新的俯冲带,那不管太平洋,还是大西洋,都最终停止变化,这就意味着将要形成新的大洋盆地,最终大西洋和太平洋将被取代。
在这种情况下,泛亚裂口便会从印度西部直达北极穿过亚洲,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海洋。最终导致超级大陆--奥瑞卡大陆的构成。因为澳大利亚目前正在向北漂移,当东亚和美洲从任何一边靠近太平洋时,它将处于新大陆的中心。当大西洋停止扩张的时候,欧洲和非洲板块将与美洲重新集聚组合在一起。
第四种推论对地球未来命运的预测,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形。在这一推论中,一些地壳构造板块则正向北移动,包括非洲和澳大利亚。而这种漂移被认为是由盘古大陆当初留下的一些异常变化所驱动的,位于地球内部深处,被称为地幔的地方。
由于这种向北的漂移,就形成了一种构想--所有大陆,除了南极洲,都将一路向北漂移,这就意味着,它们最终会在围绕着北极回合集聚在一起,而形成一个超级大陆,被称为阿美西亚大陆。在这种情况下,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开口基本上将会保持不断变化的状态。
而这四种推论当中,地质学家们则认为新盘古大陆是最可能发生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放在四海而皆准,所以针对我们这个星球也一样。
对地球构造未来变化,需要研究,研究的同时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突破现有知识的界限。因为它们已经突破了现有的想象力的界限。
2亿年后的地球是什么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