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 谢枋得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解析
瑶台:美玉砌成的高台。
几度:几次。
此诗旧本题为苏轼作,然未见于苏集,而谢枋得《叠山集》录此,因作谢诗。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贵有寄托。
此诗表面来看,完全围绕花影展开描写。实际上,是以花影暗寓得志的小人,别有一番寄托。
首句借映于瑶台之上的花影来指夤缘发迹、攀至高位的小人。接下来的三句写这些人扫之不去,去还复来。他们处处尾随在皇帝(诗中的日、月)的周围,伺机向上攀缘,进而遮蔽了圣上的光芒。特别是后两句,通过一“去”一“来”,把诗人对这种人物的厌憎之情表现得十分深刻,但同时也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
作者简介
谢枋(fāng)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