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益书社
“隐身”的串门儿-小说类书评思路

“隐身”的串门儿-小说类书评思路

作者: f5cbc22a4a57 | 来源:发表于2019-07-05 19:22 被阅读9次

这两天准备去台旅游的行程安排,着实没法定心看书。刚才好不容易收拾停当了,就等晚上的红眼航班了......抽空之余,又拿起书看了两小节。有意思的是,这两小节竟是继第一节的小说理论之后,具体对两本小说的论述。

第一篇是萨克雷的《名利场》,大致翻阅了一下,发现杨绛先生的评论也是有着某种痕迹可循的:先是引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评价,而后是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介绍,再来便是作者的生平简介,对正本小说的总结,以及分论点对书里人物进行分析......当然中间少不了联想与对比......

第二篇是读《红楼梦》的偶记,开头便引用许多了中西小说名篇,有关于才子佳人的恋爱情节,大多难免俗套,以此来引出《红楼梦》不落俗的恋爱写法......

对比来看,第一篇明显是论文体,不但体现在题目中的 “论萨克雷《名利场》”,而且在文中也多处有着引用的材料;第二篇姑且不能称之为正儿八经的论文,但从中也很能看出作者的渊博与能耐。

由此来反省自己,每每看完小说不知如何来写书评,我想问题之一肯定是和自己的读书量不够多,达不到 “串联” 对比的功力;其次还和自己的心态有关,看书的过程还是过于沉浸在小说情节的发展,只顾着 “一口气看完” 的畅快,却不愿意再定下心来从另外一些角度去评读小说......

就以 5 月共读的《围城》来说,年少时看的第一遍就不提了,去年看第二遍的时候也是着重于对情节的重温,有注意到了一些钱老遣词用句的妙处,但看完依然没有要求自己去输出读书感受,及至于到这次的三刷,因为共读的需要,给自己下了任务,要多关注情节以外的表达,深入理解书里的人物性格与心理......最后的最后,也总算 “功德圆满” 地写了篇读后感,而且在写的过程中又会发现很多自己阅读时没注意到的细节......我相信,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是忘不掉《围城》这本书的美妙了~

除了心态调整之外,还可以尝试着前期先参照一些 “套路模板” 来写小说类的书评,比如参照杨绛先生对《名利场》的这篇书评的大纲,来尝试练笔。

回想我之前一直纠结写书评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不想过多 “剧透” 这本书的情节,怕对别人不友好~ 然而,刚才在阅读这两篇短文的时候,我发现我不但没有小说被剧透的郁闷感,反而有种莫名被勾起了要阅读这边书的强烈愿望~~~所以,今后也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写小说的书评啦~

相关文章

  • “隐身”的串门儿-小说类书评思路

    这两天准备去台旅游的行程安排,着实没法定心看书。刚才好不容易收拾停当了,就等晚上的红眼航班了......抽空之余,...

  • «"隐身;的串门儿»

    执笔《“隐身”的串门儿》书评,我自个儿都乐了,这不是班门弄虎嘛!权当摘抄杨先生的金玉良言吧。 菲尔丁是...

  • “隐身”的串门儿-菲尔丁的小说理论

    这次共读杨绛先生的作品,最想先看的是这本 “隐身” 的串门儿-读书随笔。原因无他,只是刚好因为这两天一口气看完宗璞...

  • 2020秋教学第19天

    三单元指向“阅读策略”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杨绛。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在教...

  • 坚持阅读和写作,是为了灵魂的高贵

    杨绛先生曾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

  • 坚持阅读和写作,是为了灵魂的高贵

    杨绛先生曾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

  • 杨绛传

    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者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

  • 杨绛先生谈读书:读书好比串门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

  • 读书好比“串门儿”

    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_隐身的串门儿。这比喻何其绝妙!不信,你看:生活中,如果我们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

  • 读书改变自己

    杨绛先生曾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身”的串门儿-小说类书评思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fy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