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到底写了些什么——第一章 · 时间之尺

作者: Basser | 来源:发表于2016-05-25 15:08 被阅读205次


精进

前言

最近读了采铜老师的书《精进》,且不看别人的观点,就我个人目前读过一遍,客观冷静地思考后,觉得这本书还是对人有一些帮助的。但是这类书毕竟是励志类鸡汤,所以光看了不学不做,还不如不读。

首先我想吐槽一下这本书封面的副标题『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多少有点鸡汤的俗气。不过也是出于为了热销的考量吧,也无伤大雅,所以翻开书,认真读下去就是了。

现在在写下这一系列读后感,是第二遍精读的笔记。一章写一篇,既是对自己的阅读成果做一个有效输出,也是希望能够帮助没有时间精力仔细阅读这本书的人,快速抓住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如有什么不足之处,欢迎指正,希望大家喜欢。:)

以下是正文。


第一章 时间之尺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活在当下

采铜老师开门见山,说明不同的人对待时间有不同态度,从而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书中对于对待时间的建议有十条,我选择了其中最重要的四条列出:

1. 生活在当下;(聚焦,集中你的一切精力、资源做好眼前的事情)

2. 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这一点比较难得,很多鸡汤总是一味地强调要为了自己的成功而抓紧时间,却忽视了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我们日常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如果不去考虑别人的时间视角,难免会遭人嫌的)

3. 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有意义。(要学会从过去的事情里西区教训或经验)

4. 用平衡的观点看点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联结其过去和未来。(这一句较难懂,这需要对时间的使用非常自如的人才能体会,其实目前来说,理解为好好活在当下,是可以的)


二、对五年之后的自己提问

作者一再强调,要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并给出了两个策略:

1.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景化和可实施;

2. 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难度。

我读后的理解是:就当下流行的一种病『拖延症』来说,很多人不是没有远大的抱负或理想,而是缺少近期未来的实践,遇到了困难就退缩,所以终究达不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相反,如果我们主动给自己的实践增加挑战难度,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不但可以磨炼自己,还可以使自己长久地保持对实现远大理想的信心和动力;

同时,我们不能把远期未来的规划只停留于『想一想』的层面,而是要把这个目标具体化。例如,『我想当一名服装设计师』,那么,什么是服装设计师?我为什么想当服装设计师?拥有这个职业需要学些什么?都得花哪些时间?那么,三个月内、半年内、一年内我的学习计划是怎样的?等等这样的问题都要一个一个从你的脑海中蹦出来,不解答好,就不能落实好『具体化远期未来』这件事,那再美好的远期目标都是浮云。


三、只做长半衰期的事情

半衰期』是物理学中的概念,这里作者引用其部分含义,做了一个比喻:做事情得到的好处如果可以长久地持续下去,就是长半衰期的事情,相反,如果是短暂的收益,那就是短半衰期的事情。

『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我想,可以苛刻地对自己要求为『只做长半衰期的事情』吧!

『采铜法则』有两层含义:

1.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长半衰期),就尽管去做;

2. 不要只盯着『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四、多读经典

林迪效应:『对于会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其实这一小节没什么特殊,作者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花太多时间碎片化阅读,多读经典才是正道。

把刷朋友圈的时间用来阅读经典,来减少『信息噪音』对自己的影响。当我们用『时间之尺』丈量历史中的自己,与那些杰出人士相遇、交谈,你就会发现,与同时代的人作比较没有那么重要,更没必要在比较重自我怀疑、自怨自艾。

那你说,经典那么多,我哪读的完?

哎,人生那么短,路又那么长,你好好走就是了。


五、『快』与『慢』的自由切换

采铜老师并不赞同时下流行的『时间管理』学说,对此,他的解释是:

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仔细想想,好像我们在生活中确实如此,事情总是做的没完,我们总是在奔波忙碌,没有一个尽头似的,总是给生活做加法,这样的思维方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作者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工作要快,但是生活要慢。

生活要有节奏,对于没有什么意义的、机械性的事务,可以快一点完成,然而对于对我们生命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应该慢下来去完成。

所以,一张一弛有节奏的努力才是真正长久生优质活的保障。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时间的『长短』与『深浅』:

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好似取决于其质量。而获得高质量的休闲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最后,贴上我做的简单的思维导图作为直观的读书笔记吧:

《精进》第一章·时间之尺(思维导图)

相关文章

  • 《精进》到底写了些什么——第一章 · 时间之尺

    前言 最近读了采铜老师的书《精进》,且不看别人的观点,就我个人目前读过一遍,客观冷静地思考后,觉得这本书还是对人有...

  • 读《精进》:你的时间使用度够深吗

    ❶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精进》第一章:时间之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什么...

  • 笔记12|《精进—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书籍|《精进》 作者|采铜 第一章《时间之尺》 笔记|燕子 一、从终极问题出发:你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价值意识...

  • 送你一把时间之尺

    读精进(第一章------时间之尺) 对待时间的态度: 郑重(梁漱溟),向孩子学习 多维时间视角 延伸的当下感--...

  • 《精进》阅读笔记

    2018/1/19 Day 81#学习心得《精进》 今天阅读第一章 《时间之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1...

  • 精进第一章时间之尺

    精进 第一章:时间之尺 时间:2018.4.6 10:30-12:30 一、活在全部的现在 1、像孩子学习郑重的态...

  • 精进.时间之尺

    2017年已经过了一半,大家回顾下,看着自己年初时的雄心勃勃的计划,是不是要黯然神伤了?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的一天...

  • 精进「时间之尺」

    最近在看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豆瓣评分7.7。看完感受-推荐接下来的一周我将每天更新一章该书的PP...

  • 《精进》:时间之尺

    第一部分时间之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时间 一、活在“全部的现在” 1、郑重的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

  • 《精进》Ⅰ 时间之尺

    时间之尺是这本书的第一大章节,作者以如何对待时间引入,阐释在行为、思维上他精辟的见解。 一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进》到底写了些什么——第一章 · 时间之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ht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