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喊了好久的话题,全民皆媒介,那时候,我没往心里去,觉得也就是说说。当抖音、快手上线之后,当网红坐在县委书记旁边带卖农货的时候,这事儿就不一样了。
新闻已经不是记者采访而来的了,你看看美国红脖子占领国会,看看各种交通事故,看看昆明劫持小学生,所有的新闻来源都是手机视频。现在的文字新闻都是明星微博的互撕、离婚、澄清再反转。发文字只是为了互相撕的不那么难看而已。
过去的明星、主持人等等,之所以有价值,在于传媒平台的垄断,如今这个事儿被抖音的算法垄断。只要抖音想让你被看到,你就可能成为下一个丁真,如果想让你消失,那你看看特朗普,被facebook屏蔽,就再无建树。
传媒这把刀,好像变得越来越锋利,可摄人魂魄,斩于无形,而曾经在这里圈里干活的人,那些曾经拿着话筒,穿着户外装备,对着摄像机的记者编辑,没人会在乎。你只是站在了不得不看别无选择的画面里。当新媒体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人们需要的本质就是消磨时间,其实也没准备从这些视频中得到什么,你每天刷手机会觉得自己进步了吗?也许只有罪恶感,你再看看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你会觉得充实,好像自己比刷手机的高了一点,那都是自己觉得。
当电灯被发明,人们不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时,当大规模集约化全球化的生产替代手工作坊时,从劳动中解放出来时间该干嘛?资本是不希望你思考的,于是大众娱乐冲了出来,填充了我们的剩余时间。当眼耳朵被塞满的时候,脑子就空了,就停转了。那难道看书不也是被别人的思想填充吗?那至少需要你看完文字,再把它转化成声音,再让大脑听到,而这中间,我们就在思考,虽然我们思考天在笑。
我觉得记者传媒人,在这个短视频充斥的时代,应该还原人本主义,我们看到太多的消费主义横行,满屏幕名车别墅,动不动就90后年入千万,播放量数亿,怎能叫人不心浮气躁。满屏幕的丰乳肥臀,动不动就是个长发女神,与你坦诚相对,卖车,卖房,卖玉器,啥都卖,怎能叫人不躁动。
难道我们的空闲时间,只能用来被勾引、侮辱、打击和鄙视吗?
还原生活的本质,好不好,也许人们只喜欢在梦里,所以有游戏才会让人留恋,所以网络让人失眠,是醉生梦死还是学有所获,这好像是德云社与荧屏相声的矛盾。
做什么才算有意义,也许自得其乐才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