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似水

作者: 作家雪漠 | 来源:发表于2022-09-30 15:53 被阅读0次

选文 |《雪漠诗说老子》

作者:雪漠

人民文学出版社

BOOK

圣人的妙法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意译]

拥有太阳一样的雄心,却像大地般柔顺宽厚,你就有了山谷一样的德行;当你像溪水那样,将太阳之心和大地之行变成生命常态,道德就会变成你的本能,你的心会像婴儿般单纯干净、质朴自然。你心里明明白白,对一切都明察秋毫,表面上却愚钝昏昧,糊糊涂涂,没人能看出你有智慧。这时,你就会成为天下人的模范和榜样,你的德行就不会出错,你也会慢慢回归大道至理。知道如何得到荣耀,却甘愿做一些别人觉得低下的事情,你也就做到了虚怀若谷,能够汲取全天下的营养。当你虚怀若谷,能吸收全天下的营养时,你就有了真正的内证功德,这时,你也就归于自然朴素,毫无造作表演了。当你将大道的智慧用于生活时,你所有的行为都会成为大道的载体和妙用,你也会成为那个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所以,有大格局的人不会将注意力局限于某个细节,更不会破坏细节,将它从整体中割离,他注重的是整体。 

[导读]

你说,得道者那样低调,怕是无法在世间形成什么影响力吧?或者说,世间有影响力的人物,比如帝王,要是学习了道的智慧,还能治天下吗? 

谁能想象秦始皇那样的雄主,不再追求雄强,不再征服天下,而低调雌柔呢?那好战的汉武,会甘于黄老之术的平平淡淡吗?他能允许自己成为波澜不惊的文景之治的续集吗?还有那明君唐太宗,会舍弃那万邦来朝的大唐荣耀吗? 

我翻遍历史,想找到一个鼓舞人心的例子。 

最后,终于找到了,那是三皇五帝的时代。 

他们说,黄帝和尧舜,都是“衣裳垂而天下治”,听着很像一个神话。

衣裳垂,可不是垂着两手啥都不干。

至少,什么都不干之前,得做好一件事—— 

制定合乎道的规则。 

[诗说]

老人的眼中充满了含蓄,

瞳仁像深不可测的大池, 

我如临深渊看不到底,

心中却涌动着阵阵暖意。 

老人的声音像一缕轻烟, 

悠悠扬扬在空气中飘荡,

声音很淡然却充满力量, 

一下下撞进我的胸膛—— 

你虽然明白雄健的力量, 

但还是要守住雌柔之心, 

就像那虚怀万物的山谷, 

恒常坚守无言的低调与承托。

那上德好似无执的婴儿,

纯净柔美有无穷生机。

它遇圆则圆遇方则方,

总能因势利导发挥大用。 

上德如水滋养万事万象, 

古今的繁荣皆源于上德。 

具足上德者即为圣贤,

具足上德的君王便是圣君。

圣者得民心好似江河, 

不择细流才成就浩荡,

其水虽淡泊而且无味,

却滋养万物用之不尽。

真正的德行须成为习惯,

真正的胸怀须容纳一切, 

就像那宽广空旷的山谷,

恒常拥有包容的大德。 

厚德与生活方式合一, 

我们的生命才能圆满。 

这时从绚烂归于平淡, 

朴素却暗合大道天机。

你虽然知晓荣耀之途径, 

但还是拥有低下的心态; 

你虽然明白光明之可贵, 

却还是不舍昏昧之外相。

甘愿在寻常中守护真机,

安住平常心当一个范本,

德行圆满智慧没有缺失, 

你就会成为那大道本身。

勇敢而好问的人胜人,

博学而好问的人圣明。

智慧外达能生起妙用, 

作用于世就能影响他人。 

所以君子有整体思维, 

不会计较那一时一地。

人的一生应着眼于战略,

别去纠缠眼前的小事。 

当拣鸡毛蒜皮成为习惯, 

你就会成为平庸的愚人。

是故君子当守义安信,

明时势明变化不重小术,

不要投机取巧与民争利,

而要真正地造福百姓。 

天下人天下物无量无数,

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 

若用浅薄智慧造福万物,

会力不从心难于登天。

盲人的视力虽不正常,

他的耳朵却仍在作用。

聋人虽然没有听力,

但其眼睛却仍能视物。

兰花固然芳香诱人, 

可惜见不得秋日之霜。

君子用人要用其所长, 

不可蔽人所长用其所短。

盖房虽然离不开椽子,

只有椽子却不能成屋。

战车虽然离不开辐条, 

一堆辐条却不能远行。

瑟二十五弦各应其声, 

弦有缓急方可成妙曲。

车三十辐各尽其力,

配以车辕等才可远行。 

与骏马竞跑人不如马,

若是乘车则马不如人。 

能洞明大道的人做事, 

善于借力故容易成功。

善用人者如百足之虫, 

虽有百足但各不相害。

舌头牙齿虽时时相磨,

却软硬和谐不相互损败。

石头坚硬而兰花芬芳, 

这取决于其天性基因。 

君子用人也要循其特性,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且要循其天性区别对待, 

奖励扶持或抑制惩戒, 

不要手有病却去医足,

不要混淆是非不明其性。 

不要把臭老鼠留在供台,

却想借烧香木芬芳大殿。

不要自己已跳入污水,

却厌恶被水弄脏的衣裳。

不要常常去亲近小人,

却想求得国家的安宁。 

这类矛盾皆由自己造成,

要从根本上对症解决。

死而复生不会回到从前,

圣人做事最在乎缘起。

花开太早容易凋零, 

早熟者总是很难长久。

常常失败者易生顾虑,

好出风头者缺乏坚韧。

历史上那些巨大的祸患, 

皆源于用人上出现失误, 

不敬圣贤或误用匪人,

都会引发巨大的灾难。 

当灾祸来临的时候,

往往会天地不和阴阳不通,

小人得势君子消亡,

五谷不丰圣贤内藏。 

这种种局部的显现, 

预示着整个系统出现问题,

要细心观察及早解决, 

不要等乱象频发才能醒悟。

更要学会上工治未病,

不要种下灾祸的种子。 

日明月明才能照亮十方,

君明臣明国家长治久安。

圣者洞悉其运行程序,

才知晓社会变化规律。

君王给百姓以安定的生活, 

百姓会回报国家以财富。

君王若以礼尊敬爱戴, 

百姓会为国家献上生命。 

当德行高过自己的地位,

必然会受到天下的尊敬。

当俸禄高过自己的德行, 

可能会招致意外的凶险。

小鬼享受不了神的祭祀,

德不配位者盗名欺世。 

故做事先要修道行德,

众望所归会百川入海。

积众人之力无事不办,

集众智所为事无不成。 

集千人之愿永不绝粮,

集万人之能没有废功。

权力要遵循大道之势,

群众的力量才会无穷。

任何事物的最终成功, 

都是一个个系统工程,

离不开其他条件的配合,

要辩证地看到彼此关联。

不要片面地夸大局部,

办事或治国都要考虑全局。 

也当明白人天的关系,

通晓世界治乱的缘由,

澄心洁虑通观道变,

以无为之心达成目的。

明大道者能洞悉一切,

源于对世界的研究认知。

明居于何处行当何往,

明行止亦明其机遇条件。

明礼明法要通观全局,

同时贯穿积德的理念。

赏罚要适当且出于公心, 

要以仁爱施政关注民生。

礼法好似规矩和钩绳,

不是为投机取巧而设。 

其目的是让社会有序,

让百姓的生活能够安稳。 

治国非常像乐师弹奏,

没有弦便弹不出妙音。

弹琴的化境是神与琴和,

治国的关键是心与民和,

虽弦各有音众弦共其神韵,

虽民各有意众民合其同心。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融合,

也就是明白对方亦是自己,

因为彼此命运紧紧联系,

对方的幸福会圆满自己。

这时就会全心全意为民,

放下眼前私利服务百姓。

依道认识事物的规律, 

德才能体现道的功绩,

能让社会发展并和谐,

百姓也因此获得大益。

依道行德要顺乎自然,

顺乎民心不事贵而为,

不为权名也不靠暴力,

国家才会稳定而安宁。 

要崇道而不束缚人性,

要光明正大不搞阴谋,

当人尽其财物尽其用, 

树立道德不害人害事。 

大道和而不同各有其性,

如四时如五行如诸物事, 

万事万物总是千差万别,

圣人各循自然并不强制。

总是看到仁义的无力, 

总受制于苛政和暴力,

当守虚静心无为而治,

才行得久远而不迷惑。

行仁若无礼乐为教, 

难行于四海无法遍及;

行义若以财物为基,

竭库府之财难泽及万民。 

修道无须被物质所限,

人人皆具自然之性。

顺天地之性而修道行德, 

智慧内发仁义自然随之。 

圣人天覆地载如日月照临,

无分阴阳四时无贵贱亲疏。

如宇宙不拘于一时一地, 

于无我无为中成就事业。 

伟大的帝王当富其民,

有力的霸主只富其域,

危险的国家只富其吏,

灭亡的国家仓中无粟。

谁要想了解天下的大势, 

必须有千里之行的考察。 

谁要想成为有为的君王, 

必须积累政教的资源。 

与其想化解深仇大怨,

不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本的问题便是民生,

要亲民爱民行施仁政。

行为不当会招来仇怨,

语言不当会惹来祸患。

君子不抢先发表意见,

让人言无不尽畅所欲言。 

耳语可能会流传千里, 

口舌总是惹祸的机关。

出言不当后患无穷,

快马也难以追回流言。

当我们张开大弓之时,

命中率常常十不中一,

这不是良弓出了问题,

而是射手不够训练有素。

弓箭和射手都和谐完美,

猎物才会应弦而倒。

虽然我们说金能克木,

但抡斧一下砍不光森林。

虽然我们说土能克水,

但一抔黄土阻断江河。

虽然我们说水能克火, 

但一杯水浇不灭一车燃薪。

只有三十辐各尽其力,

那千乘之车才会行远,

要是有一辐突出轮外,

其他的车辐也成废物。 

若是一个人独任其智,

定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玩弄智巧者定然穷困,

好勇斗狠者必然危亡。

虽然冬天也可能打雷, 

虽然夏天也可能下雹, 

但寒暑有其自然规律, 

不会因几次意外而改变。

依自然之理而定规则,

让世人做到令行禁止。 

依规则断事就不会过头,

依衡器量度就不会出错。

或施或禁要符合时代,

更要符合当时的国情。 

合国情才能决断有益, 

不合国情就扰乱社会。 

若是没有适宜的规则, 

众生的欲望就难以满足。

多敛财就会与民为仇, 

少取多予也不能长久。

施予无度会增加怨恨,

仅靠钱财不足以行道。

物质的施予要有限度, 

多从真理智慧上入手。

真理智慧有整体思维, 

像混元一气的太极之图, 

不重点与线的勾画, 

而重道与术的合一。

大厦倾斜时容易颠覆,

倚靠别人容易成其附属,

需要他人时自己易被胁迫,

天地湿润时容易下雨。

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不要孤立地看待问题。 

圣人顺乎自然而执道, 

明天地变化而应时顺势。

天下大势自有其规律, 

非一人之力而能改变。 

居高处造山时没有水患, 

人不过劳而自然有利。

处洼地修潭时鱼虾来聚,

因循其习性不召而至。

小沟渠遇雨便会溢满,

一遇旱情则会干涸。

江河之水会时时变动,

汇入大海则永不枯竭。

人在平时着便衣舒服,

若上战场则披甲执锐, 

君子要善于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占据有利位置。

无为明大势而守静自然,

才能秉持天下之正。 

当我们拥有了大道思维, 

就会高而不危满而不溢。

大道以天道运行做它的纹路, 

以地道运行做它的法纪,

以一体共存促成和谐,

以时间空间充当其使者。

大道广大而通畅, 

与我们息息相通。

依道修身能德通天地, 

依道做事能绵延长久。

国家有道则万民一心,

国家有法则万民同守。

君王的作为要合于大道, 

顺乎自然也顺乎民心。 

智者不把德行作为筹码, 

勇者不恃暴力蛮干任行。

君王不靠好恶改变法制,

国家的失道之害超过无君。

相关文章

  • 上德似水

    选文 |《雪漠诗说老子》 作者:雪漠 人民文学出版社 BOOK 圣人的妙法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

  • 无标题文章

    似水烁说 啊实打实的阿萨德撒 锁定

  • 似水童年(上)

    似水童年 1 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的眼睛里,校园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多年以后,童年的许多细碎的片断如潮水般一齐奔涌到...

  • 凌上暗花似水

    我,悦凌一个魔界小官之女,这身份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啦!至少在这个紫炎村没有人欺负我,好吧~仅限于我们村。我们魔...

  • 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

  • 上德不德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休假这几天,逛吃逛吃之外就在看《大...

  • 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 上德不德

    古人讲,积德行善是什么?这里的德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

  • 上德不德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

  • 上德不德

    上德者,不言不动,不闻不见,合天之至真,谓之上德。 无心于万物,无心于身形,谓之不德。 外忘其身,内忘其心,听万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德似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hu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