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拍打疗法」是玄学,没想到这样的民间智慧竟然也有着非常科学的道理。以前的电器受限于制作工艺,内部零件通过电线或插槽连接,所有零件是焊接在线路板上的。这种简单粗糙的连接方式,使用时间久了很容易出现虚焊,从而导致电视信号传输不稳定满屏雪花。拍一拍电视或电脑会让虚焊的元件恢复连接,电视就能暂时正常工作了。
这样的敲打维修法也让我想起了手机或电脑出问题时,我们经常用到的「重启」,每次手机又卡了,电脑什么东西打不开了,就重启一下,之后仿佛跟新的一样,屡试不爽。我想这样的方法也是存在一定原理的。
科技在不断进步,敲打疗法放在今天或许不是很灵了吧。因为现在的电视机,都是集成电路,技术更加成熟稳定,整体稳定性非常强,接触不良的现象基本不会再发生。所以如果电视机坏了,拍一下是解决不来任何问题的。
我也用过“拍打维修法”,去年我们家冰箱工作时候出现过几次异响,使用年限比较长了,我估计是内部零件松动,挪动了冰箱、拍打几下就正常了。
苹果推出针对Mac系列笔记本电脑自助维修,开设自助维修商店,提供维修手册、维修工具和官方零件。实际是用户体验的提升和市场变化的结果。用户体验方面,用户对产品增加了一种玩法,原来只能玩,这是系统和软件带来的体验;现在还能修能拆,对硬件也能产生了体验。
苹果推出针对Mac系列笔记本电脑自助维修,开设自助维修商店,提供维修手册、维修工具和官方零件。实际是用户体验的提升和市场变化的结果。用户体验方面,用户对产品增加了一种玩法,原来只能玩,这是系统和软件带来的体验;现在还能修能拆,对硬件也能产生了体验。市场方面,随着手机的保有量增长,旧手机回收是一个问题,如何解决?除了整机以旧换新之外,开放用户自主维修场景,也会促进旧零件的回收。
1、对于苹果的自助维修服务,普通消费者也许暂时不太买账。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助维修与把产品送到指定地点维修相比,成本更高,难度太大。
1)操作难:修理包很沉,操作很不方便。
2)费用高:包含获得修理包的费用(逾期未还会有高额的购买费用);自己买部件的费用;如果不要工具包,自己单独买维修工具更贵。
3)维修难:维修过程困难重重,比如缺少维修手册中要求的部件,处理一些操作很耗时。
4)风险高: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错误,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损伤,甚至完全不可用。
5)要求高:需要研究维修手册;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
2、苹果为什么会开放封闭的售后系统?很可能是因为“维修权”立法压力大。
1)美国多个州出台了“维修权”法案。主张修理手册不应当成为秘密,而应当是基本人权。
2)美国联邦委员会反对苹果限制维修政策。
在这些压力下,苹果允许顾客获取Apple原装零件与工具,自行修理设备。
3、对于没有维修技能的普通用户来说,自助维修服务也许并不那么实用,但这一举措的意义也许是在于让顾客在需要修理产品时有更多的选择权。我可以选择不自己修,但是我要有的选。
市场方面,随着手机的保有量增长,旧手机回收是一个问题,如何解决?除了整机以旧换新之外,开放用户自主维修场景,也会促进旧零件的回收。
昨晚刚看了一部电影《奇迹•笨小孩》,里面拆旧手机回收零件的场景,其实早已有市场应用。
苹果开启电脑自助维修服务,确实是破天荒的。可能是苹果硬件从封闭式到开放式销售模式的探索,网上也有传言苹果下一代接口将会采用Type c接口。苹果作为创新的领头羊,很好奇他在硬件方面具体会如何创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