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桃夭

作者: 漂泊的思念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08:41 被阅读0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榛榛。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写得是女子出嫁的情景和作者美好的愿望,诗句清新淳朴,却有极强的感染力,读来就如喝了一杯浓浓的醇酒,让人在满口余香中感受美的诱惑。

诗里的自然美得让人心怡。诗中一再描写桃林中桃树枝叶繁茂,挺拔绚丽,且先写桃花,又写桃之果实,再写桃叶,排布了三幅风景画:一幅是满山桃树,繁华盛开,遍山艳色粉红;一幅是桃树上结满密密麻麻,又肥又大的桃子;一幅是葱葱郁郁的桃叶布满枝头,叶子上放着光华。无论哪一幅,都宛如世外桃源。尤其是树树桃花盛开,树树红桃垂挂的奇景,让人联想到西王母的蟠桃园。诗中以桃树的枝,花,叶,实,隐喻男女盛年,宜于及时嫁娶。植物的繁盛与人的盛年两相对照,相得益彰,更增添了诗中自然景物的寓意美。

诗里的“家”美的让人心欢。一个美丽的姑娘就要嫁人,她不仅艳如桃花,而且将会“宜室”,“宜家”,给丈夫及其家人带来吉祥和幸福,这说明她的心灵一定是善良的,性情一定是贤惠的。这样好的姑娘,她所嫁的夫君一定叶不会错——在这宜于迎娶婚嫁的春天里,那名新郎穿戴整齐,既俊雅,又健壮,像棕树一样挺拔。此时他激动万分,等待着和新娘相见相拥的那一刻。整首诗都带有庆贺祝愿新婚之喜的浓厚况味,充溢着和和美美,快快乐乐的气氛。美丽姑娘今朝出嫁,都将会把快乐和幸福带给她的婆家。这种祝愿,让人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与诗中主人公,与诗作者一同欢乐的共鸣。

诗的韵律美的让人心舒。诗中重章叠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通过反复吟唱,强化意识,加深印象,把美的事物不断加诸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使人如临天籁,舒泰无比。

相关文章

  • 随笔: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榛榛。之子于归,宜...

  • 《桃夭》后记

    桃夭(1) 桃夭(2) 桃夭(3) 桃夭(4) 桃夭(5)——大结局 春日暖阳,桃之夭夭。 深山绝谷,玉...

  • 摘自《桃夭》随笔

    诗词之美无以言表,沁人心扉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愿意在容颜最美好的年华,嫁给你,宜室宜家! ...

  • 桃夭

    桃 夭诗经·国风·周南 桃 之 夭 夭 , 灼 灼 其 华 。之 子 于 归 , 宜 其室 家 。桃 之 夭 夭 ...

  • 观音

    我唤拂镜,生于桃夭谷,长于桃夭谷,一心想要逃离桃夭谷。 爹爹说桃夭谷是仙境,是桃花源,无生老病死,无流离失所。桃夭...

  • 我叫桃夭(微型小说)

    我叫桃夭,你叫阿德。 “桃夭……桃夭。”那时,你极喜欢这样唤我,“桃夭”是父亲给我取的乳名,父亲没有等到我“灼灼其...

  • 桃夭(桃夭三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以之其蕡。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

  • 桃夭

    多少女子 为那些不得善终的爱情而惶恐 为看不清前路的每一步而不安 为了无法重来的一切 失去自我 甚至面目可憎 桃花...

  •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周南·桃夭》。讲述的是新娘子的美貌像桃花般炫丽,娶到这样的姑娘,一家子和顺美...

  • 桃夭

    走过来风 走过来雨 却走不过你 走过来冬天 走过来夏天 却没有走过春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桃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sb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