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气与大方之心理账户

小气与大方之心理账户

作者: 你好_630f | 来源:发表于2017-03-25 21:24 被阅读0次

大家好,今天要我与大家一起学习分 享的是“心理账户”。我想对于这个概念很多人都听说过吧!不过真正系统的了解过的有多少呢?现在我就与大家再次加深对它的认知吧!

       “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说专业一点加深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心理与行为,如情感情绪、成就动机、价值权衡、才智品德、心理偏好等都是影响做出决策的重要因素,而使得决策过程呈现出各种非理性的特征。

       就比如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你在马上要去的时候发现刚刚买的200元电话卡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呢?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会去听。可是如果是你把准备买音乐票的200元钱弄丢了,你还会去听音乐会吗?结果大部分人都回答不会去。

       那么问题就来了,无论是电话卡还是准备买音乐会门票的200元钱,其金钱的价值都是200元,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其实原因就是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心理账户。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不同的账户中,所以丢电话卡和丢给音乐会门票准备的钱是不一样的。如果丢了给音乐会准备的钱再去看音乐会就会觉得花了400元再看音乐会一样,但是如果是丢了电话卡,就和音乐会没有关系了。

        安照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金钱是不会被贴上标签的,它是具有代替性的。但是事实上却表明人们没有把所有财富都放在一个整体账户进行管理,每一元钱与每一元钱都可以很好的替换转移。相反,人们是更具财富的来源于支出划分不同性质的多个分账户的,每一个账户都有单独的预算与支配柜子,很难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这种金钱不能很好转移,不能完全替代的特点称为“非代替性”。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某些人给一个产品创造某些概念,这就是人为的将心理账户转移。比如把理财产品说成人生安全;把食物这种提供养分体验味觉的东西加上健康;把电器之类的产品成生活。就是巧妙的把一个所剩不多的心理账户,转移到一个相对富裕的心理账户。

小气与大方之心理账户

相关文章

  • 小气与大方之心理账户

    大家好,今天要我与大家一起学习分 享的是“心理账户”。我想对于这个概念很多人都听说过吧!不过真正系统的了解过的有多...

  • 5分钟商学院——消费心理学

    1、心理账户:让“小气”的客户“大方”起来。钱是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储存。当你出门的时候发现自己的200元公交卡丢了...

  • 五分钟商学院第一章笔记总结

    1.让用户从最有钱的那个心理账户花钱——心理账户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小气,也没有绝对的大方,只有一个对商品价值的判...

  • 【1217读书清单】《5分钟商学院》

    心理账户 一个人的小气或大方,背后是他对这个商品价值的判断。要让客户把钱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转账到愿意消费的心理...

  • 【1210读书清单】《5分钟商学院》

    心理账户 一个人小气或大方,背后是他对商品价值的判断。要让客户把钱转账到愿意消费的心理账户,就要改变他对商品的认知...

  • 心理账户:小气和大方是相对的

    马上就到圣诞和元旦了,到这两个相对隆重的节日,自然少不了要送礼物。 最近自己就在准备一些圣诞礼物,在准备礼物的过程...

  • 如何轻松影响消费者决策

    一、心理账户-改变顾客对你商品的认知 让‘小气’的客户大方起来 案例: 你计划今晚去看音乐会,结果发现准备办公交卡...

  • 消费心理学

    小气和大方背后的商业逻辑,因为钱在我们的心理账户里是被放在不同的位置上,我们认为有些钱是生活必须的,是一定要花的;...

  • 论小气与大方

    对于不同年代的人来说 理解各有不同 你节俭 人家说你小气 那个年代 农村比较穷 受父母的影响 也受新年对联的影响 ...

  • 论大方与小气

    小时候,听大人说,脖子跟头连接处这个坑越深,就越小气。我总会悄悄摸着自己的这个地方,默默祈祷,多么希望这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气与大方之心理账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xh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