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那么爱我的眼神,坚定得没有一丝含糊,我惊讶于我的生命中有这样坚贞的爱情,你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样美好的爱情我向往,我珍惜,我倍感荣幸,此生我竟能与这样的爱情相遇...想着过往的种种,简宁不觉两颊微红,嘴角不觉上扬,她享受这样的爱情。
爱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它是相互的。
“我们分手吧!”在经历了一个月的交往后,简宁对电话那头的异地男友蒋毅狠狠地说到。这个狠是对他的不满,也是对自己爱情失望的发泄。男友不可能同意的,他使劲了各种办法,软硬兼施,现在最重要的是先稳住局面,不能让糟糕的局面再恶化了,蒋毅心里这样想着,也在这样做着,他有用不完的耐心和抛开一切的决心。
女人真的是一个以感受为主的动物,在蒋毅这样忙碌的工作中还能抛下一切为了自己去努力,简宁不再那样强硬了,她珍惜他的付出,为属于他们的感情,她也在努力着选择原谅他,期待他。
“你知道我选择接受你的爱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吗?我要接受我大学毕业进入一个遥远的没有任何亲人、朋友的城市工作的同时,展开我人生中第一次恋爱,这个恋爱是不能拥有彼此的长达四年的异地恋爱,而我一个女生,现在22岁,等你来到我身边我将要至少26岁。在传统的社会背景下,我只能被选择,这个赌注太大了,我赌不起。我当然不愿意放弃一段美好的爱情,也正是因为我的不舍,才有了今天的痛苦,这个异地恋在饱受这些现实阻碍的同时,我们俩之间的交流也是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因为你忙,你太忙了。”简宁是一个理智又感性的女生,她这样跟一个挚爱她的人讲明白客观事实的存在,为的就是不在四年后两个人面临分手。
“我知道你不容易,我也知道你付出很多。可是我也很痛苦,我也想在你身边,但是我必须要为我们的未来打基础。我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我需要比别人努力很多倍才能拥有一个基本的物质生活,没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啊!现在的痛苦都是暂时的,我们只要挺过这段时间一切都会好的,我们好好的好吗?不要再闹了好不好?”蒋毅在电话那头狂躁又几近哀求地跟简宁讲着。
简宁是一个倔强又独立的女性,她知道自己的男朋友确实因为求学四年不能陪伴在身边,她却不能放弃自己拼了命找来的工作,这个工作对简宁来讲意味着尊严,意味着独立的资本,意味着自己的未来。简宁也跟蒋毅不止一次商量过是否要换工作去到蒋毅的城市,认真思考一番,蒋毅是负担不起简宁换工作失败的后果,那样狼狈不堪的生活局面他们想想都怕,简宁也不想过那种没有独立的生活的日子。两个人深信:贫贱夫妻百事哀。就这样,四年的异地恋拉开了序幕。
一个心比天高,一个穷且志坚;一个乐观开朗,一个深沉稳重;一个真诚热情,一个沉默寡言。他们是这样的简宁和蒋毅。
开心时,没有亲爱的人一起分享;
委屈时,没有挚爱的人一起分担;
生病时,必须独立承担起全部的一切;
无聊时,必须独自想办法安 排生活;
简宁在蜕变,她原来是一个那么热情活泼可爱的女孩,她最受不了的就是冷场,她最喜欢的就是热闹,她热爱大家嘻嘻哈哈的喧嚣,这一切都在远离她,她也必须独立面对这么多的生活孤独感。她有朋友,她的真诚从来都不缺朋友,可是朋友和挚爱的爱人不是一个概念,朋友无法取代生活里的孤独感,如果用比喻来形容的话,朋友是调味剂,而爱人和亲人对简宁来讲就是必需品。
亲人,应该是家的组成元素,在简宁的概念里,家是一个港湾,是一个无条件包容的地方,是一个可以放下任何伪装的栖息地,是一个在自己痛和无助的时候最怀念的地方。但是,因为各种问题,家人、父母有对简宁的不理解,希望她回家工作。或许爸妈是担心自己的女儿远嫁,对于这个异地的未来女婿,他们对人是满意的,但是对于未来,他们不想孩子离得那么远,哪怕生活苦一点没有关系,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才是最快乐的。可是,心比天高的简宁怎么可能会放弃自己的前途回到那个她曾经无数次破碎过梦想的地方,她不愿回去,她心里有对于未来、人生、梦想的追求。
从那一刻起,简宁的心里只有坚持和坚持,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为自己的未来坚持,为自己的人生坚持,在没有至爱的人的关爱的情况下,独自负重前行。
她是压抑的,她的委屈的。她多想有个人理解自己一下,分担一下自己的苦楚,那个她最爱的异地的男友成了她坚持下去的唯一,成了她心里最珍贵的最后的一个稻草。
她不怕男友不在身边,至少彼此可以随时联系;
她不怕男友家里贫寒,至少这样的艰苦造就了他那样坚韧不拔的性格;
她不怕为了男友离开,至少四年的工作能成为离开的资本,她拼命地利用工余时间学习、考试;
她不怕异地恋变成异国恋,至少她心里永远记得那个坚定的关于他们爱情的眼神;
她不怕外人的不理解,她成为了被人眼里那个最傻的姑娘,身边的人都劝她醒一醒。一个为了奋斗放弃和亲人在一起,只身一人来到陌生城市从头发展现在准备为了爱情,放弃自己拼了所有的努力,去到任何一个陌生的城市,为了他。大家都说简宁变了,不像原来那么硬那么刚。简宁笑笑,觉得自己很幸福,也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一辈子都要托付在另一个人身上时,他们两个都会压力巨大。
简宁拼了老命,在陌生的地方有了朋友,一群比原来任何时候都真诚的朋友们,她很珍惜。当然朋友不是时时刻刻在自己身边的,原来约定好的时间属于简宁和蒋毅的异地恋交流时间,随着蒋毅的习压力、毕业压力的到来,在逐渐缩短,简宁理解他,为的是属于他们的未来,两个人都需要努力。
当这种交流一点点,一点点,慢慢慢慢变成一种耽误的时候,蒋毅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和自己的学业比起来日常的交流中,他在视频聊天都不能停下来学习的时候,他说自己的上级在要求交材料,自己的学业毕业还有好多东西要做。简宁默默地停止交流了,她怕耽误他。
但是简宁会想他,有时候想念积少成多的时候,会控制不住。简宁平时发的消息,要等到很久很久才能有回复。这不是刚开始交往的那种秒回,因为期待,简宁无心自己的事情,她在自己发完消息后会一遍一遍,一遍一遍翻看手机,怎么还不回复呢?
简宁还想过原来那种生活,两个人说说笑笑。她把自己平日的生活,日常的思考告诉他时,他会说,你不要这么不切实际,一天到晚天马行空。她告诉他自己平时闲下来的时候特别想念,他会告诉他你要让自己太闲了,多找点事做,甚至在网上买过一本书《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送给简宁。
她觉得他变了,她开始总是情不自禁地哭泣,为自己,为爱情。她最受不了自己哭的时候,男友还在不理解的大吼大叫,千万次地问她为什么这么幼稚,能不能成熟点。他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会在自己和朋友交流的时候那么不懂事,一定要跟她联系;他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在他有事的时候那么不依不饶;他不明白为什么她不信任自己。
因为蒋毅清楚爱情是稳定的,自己的任务就是把学业尽快完成,他觉得简宁应该理解自己,应该陪自己一起坚持下去。他不担心爱情,他更多的精力在学业上。
但是简宁担心,这种担心始于他们的一次对话。
“刚刚发现,好像好几天没视频了。突然一视频,好想哭,忍不住的那种,说不清的那种...”刚刚聊完视频,挂掉电话,简宁实在忍不住了。
“宝宝,是我好几天没打了。”蒋毅紧跟在后面回到。
一股酸楚,莫名的委屈,简宁的忧伤无处安放。
后来,好像就是重复这样的悲剧,一个只有委屈腾不出爱的循环里将爱情逐渐埋葬。在无数个崩溃大哭后,简宁对爱情动摇了,同时她又憧憬着原来的那种美好。她尽力去解释,去让他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伤心,他似懂非懂,他觉得她太矫情。他说,人生不只有爱情,还要有生活和成长。简宁心中一冷,如果没有爱情,怎么去成长和生活。
远方的你
好像什么都懂
又好像什么都不明白
到最后,简宁在问:是你变了还是我根本就不懂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