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我们眼中的世界不是绝对真实的世界。
01
每个人用感官经验塑造出来不一样的世界。
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视听感器官把资料摄入头脑,因为不可能,也不需要捕捉所有资料,所以感官运用总是对客观世界的资料进行主观选择,同一个画面,每个人注意到的点都不一样。
摄入的资料经由我们自身的信念、价值观、规条过滤,决定它有什么意义,也因此能留存在大脑中。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是主观形成的,过滤出来的意义也是主观的。
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一点一滴加工塑造出来的,因此也是主观的。
NLP认为我们每个人有五套加工系统:
1、大脑的加工系统:大脑神经元不断连接加工。
2、信念、价值观、规条加工系统:可以随时调整建立新的神经元网络。
3、内视觉、内听觉、内感觉加工系统:又称VAK,是我们的内感官通道,始终陪伴着我们。
4、情绪加工系统:当我们产生情绪的时候,会改变我们的内感官系统。
5、语言加工系统:语言是可以塑造不一样的信念,比如“你一定行”“你不行”会对人的信念产生影响。
我们通过我们的五套加工系统删减、扭曲、加工后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对特定的一个人而言,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主观的真实,或者相对的真实。
每个人的世界在他的脑中,我们是凭脑中对世界的认知去处理每一件事。
所以事情从来不会给我们压力,压力来自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和反应。情绪也从来不是来自某个人的言行或环境里出现的转变,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也就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规条。
02
通过现实看事实
上一节谈到我们的大脑地图是怎么塑造出来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现实和事实的区别。
现实包括事实,是你加工事实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你以为只是你以为的,它不一定是事实,。
事实是已经发生的,不能改变,而现实是我们演绎的概念、看法、故事,它已经发生,而且对我们持续发生着冲击力,但是能改变。
朋友的先生收到一个情绪沙龙艺术展暨机构开业的电子邀请函,他转给他老婆,也就是我的这位朋友,让老婆和他一起去,朋友又邀请我一起去参加,这是事实。
去了之后,人比较多,室内有喝茶聊天的地方,艺术展在户外,朋友接了几个电话,又觉得外面人太多没去艺术展感受。
艺术展是将某些情绪模式通过艺术形式展现出来,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力。
比如贴标签,撕标签,以及情绪的发泄,信念对我们的捆绑束缚,体验在棺材里恐惧绝望的时刻等等,我觉得很有表现力,也挺有意思的。
朋友觉得参加活动没有收获,但她很灵活,和我咨询起生活的困惑,说起先生有些抱怨,抱怨先生也不了解一下活动现场情况,占用她的时间,她很忙在这呆了半天觉得没有什么收获。这是在她眼里的现实情况。
我参观完艺术展,觉得这种表现形式显化了内在的情绪,很有冲击力。还参观了他们的沙龙课堂,了解了他们沙龙的形式等等,觉得还是蛮有收获。这是我眼中的现实情况。
这种情况几乎随时都会发生。
所以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要分清他说的是事实,还是对方演绎的现实。通过现实,还原事实到底是什么,我们应对事实再来判断。
03
通过事实看真相
真相促进了事实的发生,事实又是真相的一部分。
朋友夫妻两个人都是敢于直面问题,想办法沟通解决问题的人,后来就这个问题和朋友的先生一起讨论。
我们一起去参加情绪沙龙艺术展是事实。他说是因为觉得老婆喜欢这一类的沙龙,想让她开心,便邀请她一起参加,真相是先生想让她开心。
当她能够看向这部分的时候,感受的先生对她的爱,她眼中的现实就改变了。
我们在生活中很难事事找到真相。
但可以通过现实来帮助对方看到事实,改变他的内在感受,对方就会重新对事实定义。
有一句话“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就是最底层的真相,现实是我们塑造出来的,我们要有意识和觉察通过现实看到事实,通过事实看到背后的真相。
《教父》中有一个观点:能够在半秒钟内看透事情本质的人,跟一辈子也看不透事情本质的人,本就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为什么总有人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而总有人只能看到表面,还是自己塑造出来的现实。
说到底,还是认知的问题。认知不同,看待事情的眼光,分析事情的思维逻辑就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