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8:抽象知识具体化
把故事用抽象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参与进来。
活动:准备一个故事,可以是文字叙述或画面展示,把故事分成许多片段,数量足够学生们分组开展任务。同学需要按照他们认为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这些片段。然后,同学复习这个故事,然后讨论发生了什么。老师向各组学生提供一组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同学继续协作完成。
如果把故事拆分成和班级人数相当的片段,每个同学一段,然后他们重新排序,让故事说得通。
思考:这个方法是把抽象知识具体到故事中来解决。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直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故事本身的问题呢?比如我们做一篇小说阅读或者散文阅读,再或者是诗歌,我们把文本拆分成多个片段,让学生重新组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到文章的整体结构问题、顺序问题、材料问题等等。比我们一直单纯地做题效果会好很多。
作文学习中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比如,我们可以把一篇较为规范的议论文拆分成开头段、过渡段、主体段、分论点段、材料段、总结段等拆分开,让学生重新组合,学生就能够判断每个段落的特点以及段与段的衔接,观点和材料的呼应等问题。而且,这个过程可以变成闯关活动。每组一篇作文,第一轮拆分少一点,闯关之后逐步升级,既有趣,又有效。可以一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