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今天有事明天再陪你逛街吧!明天去医院拍个片子然后再去逛街,前段时间摔的那一跤好像有点后遗症。”
“你不早去看,……(明显的带着抱怨的语气)”老妈说。
“好啦!不说了,先挂了”我说。
这是刚刚早上6:30的通话场景,它已经不会影响到我的心情,就像另一个自己在俯瞰直播。
这就是从小的生活环境,我的母上大人不管任何事情第一句都是以抱怨开始,哪怕是少不更事的年纪发生身体创伤,从没有体现出母亲该有的一面,以至于从小敏感的自己怀疑是不是她亲生的和痛恨来到这个世间,就像《少年派》学霸钱三一怼她优秀的妈妈“你们都没搞清楚你们的关系,从小这个家庭就是冷冰冰的,你们为什么要带我来到这个世上?”是啊!天下职业都要持证上岗唯独父母不需要,多少父母是负责把你生下来,然后让你无奈的活下去,以至于生活让无奈的人们注解成生活生活就是让人生下来活下去。
把本来五彩斑斓的生活活活的过程成黑白无常。
能用文字把心里话体现出来对自己是满意的,能说出来也许就代表着和解吧,至少内心是清晰的。
从儿时的混沌似懂非懂来到清晰的世界,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你要付出比常人更多带血的代价,比如人生初始最重要的几次重要选择,失去人生不可能再遇到第二次的爱情,失去人生初始里不可能再会出现的事业机会…等等太多的失去让你的心时时处于滴血内耗状态!
村上春树说:
当你独自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
很庆幸的是在艰辛的道路上迂回曲折九九八十一道弯时,独自成长终见阳光。
原生家庭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以至于现在的电视剧也频频体现也重视起来,从不追剧的我被《少年派》频频带哭,首先吸引我的是剧中的林妙妙和杜小琪,感觉她们两个几乎就是我的侄女亮晶晶的和体,她有着杜小琪的美貌和温柔,但是她骨子里就是一个林妙妙,如果你看过这部电视剧,就会感慨,这样两个人合体在一个人身上,内心会分裂成什么样子?说真的,这样真的不利于一个人成长,她会产生太多的自我对抗和内耗,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担心的,但同时也毫无能力,能看到而不能做到,帮不到她,越是知道的多越是不敢再轻易去引导一个人,在12岁的懵懂的年纪她抗拒你更加无能为力,虽然曾经帮助过两个有着原生家庭的少年女孩,她们很清晰自己发生了什么,一如当年的自己想要挣脱那种感觉你给一根绳子就会成为救命的稻草。
而面对侄女真的是束手无策,怀疑自己目前无法真正的帮助到侄女让她产生更多的逆反心理,如果让她自由落体就等于是让她自己的经历去试错,深知这个成本真的很大,最终会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都不敢想象。
侄女手工做的超级棒,画画还能一不小心被评为一等奖,这些都归功她的独有的审美及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宝宝从未有太多的欣喜,但我们知道她心里是狂喜的,她的本我应该是林妙妙附体,而她最终体现出的是大家闺秀,其实活出自我真的很重要。
活成自己想要的的样子,后来的后来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
如果能驾驭自己,漂亮的人确实是占了优势,尤其是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如果无法驾驭自己,在这个具有各种坑坑的时代,你的漂亮也会比别人更有优势。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孩提时候对这个善就有着自己的注解,直到2017年看到武老师说的“人之初,性本恶”,忽然就象迷途的羔羊突然打开了家门,真是“好嗨哟”。
当然自己还是那个有点固执的家伙,用自己的理解看待着这一切。
恶,让人不自觉的联系起作恶多端,多行不义必自毙等…诸如此类的字眼甚至是一些有血肉的场景,甚至会想到狼,为什么会想到狼,其实这跟我们儿时对狼固有的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很多而立成人在孩子时代,狼住进心里的形象都是张牙舞爪的,第一次关于狼的成语便是狼狈为奸,狼无形中让人建立起十恶不赦的样子。
直到某一年[狼道]大行其道,还有一本很火的《狼图腾》,还有很多的书面/视频的题材直接间接为狼正了名,狼自己都不知道人类为何让他们无故背了那么多年的锅,这就是人类。
所以,狼说“你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而是要想活得明白这一生就是不断去求证的过程,而不是人云亦云”。
这个,人之初的善与恶,怎么看待呢?其实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里只是自己表达的一个出口。
狼的恶,不是人们看到的;人的善,也不是。
人性他是具有阴暗面的。
善,只是外界和自我不断修正的结果。与“恶”和平共处,接纳了人性的阴暗面,就能做到宰相肚子能撑船了,反之那个肚子也能覆舟,一个浪花把这个小船掀翻翻。
生活不是你想的那样,但是很多人还要伪装,有多少人本不想伪装,但是人毕竟是环境的产物,然后在环境的影响下有意无意的要配合,然后活成了连自己都讨厌的样子,所以现在火了“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这一切无不是“作恶”的结果,很多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但是选择又是人生走向很很很重要的节点,很容易一步错步步错。
人的一生从“呱呱”落地到母胎分离,剪断脐带的那一刻你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最后活生生的是父亲母亲附体。
没有独立思考不是你没有能力,而是这种能力在你长大的每一天中被无情的扼杀。18岁18年的陪伴式成长对于很多人那就是一个梦,虽然我们在改变!
我想,教育真正的全面实现18岁陪伴式成长且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孩子真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不过当下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这个恶,无处不在,是善大行其道,善在恶的美其名曰下不见天日,扼制扼制再扼制,直到某一天出现在事故现场……
事故到故事,也许就是你重生的开始…
要不村上春树怎么会说“当你独自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
让我们一起书写故事,让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让文字作伴活的明明白白!
《少年派》钱三一学霸说,有的人生来就有原生问题,而且需要付出一生去治愈。
我想说治愈后的你我她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去伸出一根稻草;在使命和信仰的驱使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