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完孩子后,赵丽颖的第一部电视剧《有翡》开播了。
少女感,这个意料之中的词又在弹幕刷屏了。
“赵丽颖老了好多,一点少女感都没有。”
“果然生过孩子的女人不能演少女,没有少女感了。”
“她才33岁,怎么变成这样了?滤镜都遮不住她的年龄感。”
更有甚者,将电视剧的不完善之处,都归罪于选角:
“这个选角,就已经生生毁了有翡”。
生完孩子,没了少女感的赵丽颖,从曾经的收视保障,变成群嘲对象。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对女明星的夸赞突然多了少女感这个词,然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但凡有女明星产后复出,都逃不开少女感:
状态好的被夸有少女感;状态不好的,那就是少女感缺失。
还有多年的顶流杨幂,哪怕年近35,粉丝追捧的还是“少女幂”。
52岁的周慧敏办一场演唱会,远景镜头下身材姣好,唱跳水平过关,于是宣传文案全是少女感。
无论什么年纪的女明星,人们对她的美丑评价,似乎只取决于一点——她看上去还像不像一个少女。
而那些自然老去的人,哪怕你无数座影后光环加身,也逃不开外貌奚落。
阔别影坛多年的张曼玉,因为身材比较消瘦,每次露面,香港媒体都没有什么好描述。
“骨瘦如柴、身材变形、老态横生”,甚至仅凭外貌变化,就试图把她和落魄扯上关系。
却没想过,张曼玉已经50多岁了,对一个提倡自然老去的人来说,这状态再正常不过。
张曼玉自信强大,且久别娱乐圈,所以她可以不在乎外界评价,不在乎自己少女感的流失。
可那些需要流量,需要关注度的女明星,却难以避免地被“少女感”绑架。
因为对大部分女演员来说,失去少女感,几乎就等同于事业进入下坡路。
02
生完两个孩子的姚晨,在《星空演讲》大吐职场困境:
“适合我这个年龄段演员的戏越来越少,我的事业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丧”。
大S因为年龄增长,结婚生子,变得无戏可拍,主动找她的剧本都是妈妈角色,有一次甚至是王大陆的妈妈。
30多岁的女演员杨蓉曾在微博,发过一篇长文回应质疑:
“不是我害怕老去,而是当下的影视环境让女演员不敢老去。
我们这一波30+的女演员努力维护着少女人设,不是因为我们喜欢,而是因为市场需要。”
一段话,揭开了中年女演员的职场困境,也让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女演员,永远在扮嫩。
就像俞飞鸿曾指出的一个广泛的社会现象,“亚洲男性的欣赏标准,老是停留在幼龄上”。
有需求,才有市场。
单一而浅薄的审美,让女明星的职场,变成了少女感的竞争。
而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往往在30岁左右,就得面临一次职场危机。
智联招聘《2020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女性曾在应聘过程中被问及生育情况。
30+的女性要想换工作,就更是难上加难。
未婚的,会被问“是否有男朋友”、“几年内会不会考虑结婚”。
已婚的,会被问“是否有生育计划”、“是否有二胎计划”。
即便你解决了婚育问题,还会被问“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30+的女性,仅仅因为生理结构的不同,就被逼入边缘化的处境。
FaceBook女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曾说:
女性的成长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颗种子开始,渐渐拥有发达的根,茁壮的干,茂盛的枝叶,繁茂的果实。
一年四季有它不同的姿态,岁月里有它不同的承载,不能同时要求它拥有花朵和果实,但成长是她的永恒。
成长,是个日渐强大丰盈的过程,只是很多人等不了。
03
那有没有人,能从社会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中突围,创造另一番天地呢?
还是有的。
前段时间,50岁的“双料影后”咏梅就公开针对“少女审美”发声:
“能不能别修我的照片,如果一定要修,可不可以不要修掉我的皱纹,那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我已经跟我的皱纹和解了,现在我不仅不会对皱纹感到紧张,反而觉得有些骄傲。年龄不是我的敌人,我的故事写在我的脸上。
而这张脸,就是对时间最真实的一种致敬。”
20多岁时的咏梅,在演艺圈默默无闻,直到34岁时,才搭档陈道明参演《中国式离婚》,一炮而红。
沉寂多年,在近50岁的年纪,又凭借第一部女主电影,成为中国内地首位柏林电影节影后。
这样的咏梅,当然有底气说出我不需要少女感。
很多时候,困住你的不是衰老,而是你只长年龄,不长本事。
对演员来说,如果年龄渐长,演技却还停留在只能扮演“傻白甜”的水平上,那必然只能一辈子和少女感死磕到底。
普通人的职场也同理,当你年过30,还只能去跟刚毕业的大学生抢基础岗位,那你自然没有竞争力。
可如果你的专业水平过硬,即便会面临职业危机,却不至于轻易被淘汰。
相反,随着时间的流逝,专业能力日渐扎实,你也会越来越值钱。
04
有个朋友的妈妈,是一名英语教师,今年到了退休年纪。
朋友担心妈妈不适应突然闲下来的日子,于是谋划着请假带妈妈出去旅游。
可谁曾想,她还没来得及正式退休,就收到了学校的返聘邀请。
更有多家私立学校开出高薪,希望她前往教学。
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一名50多岁的英语老师,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必然比不过如今科班出身的年轻老师。
可事实是,朋友妈妈无论是口语能力、教学方式,还是教学成绩,都是整个区域的翘楚。
她只有自考函授的大专学历,一开始英语水平的确普通,可她没有原地踏步。
据朋友说,从妈妈开始当英语老师起,家里每天播放的都是英语新闻、英文歌。
朋友印象中关于妈妈最多的画面,就是她坐在书桌前,拿着一本字典,一张纸,一支笔,在记单词。
后来网络教学开始普及,她就经常看到妈妈在网上搜各种英语教学视频,跟着念,跟着记笔记。
从业多年,几乎零差评,带的每届学生平均分都遥遥领先,多次拿到优秀教师。
什么样的人不会惧怕老去?我想就是这样越老越“漂亮”的人。
事实上,对普通人来说,要想老得“漂亮”,不需要你拥有多高的智商,多好的天赋,只需要你能沉得下心做事。
职场的不公一直存在,且轻易难以改变。
对个人来说,与其抱怨社会不公,不如先沉下心来,成为专业人士,让自己值钱。
最后,想分享作家刘瑜说过的一句话:
“一个30岁以上的女人为自己的年龄而自卑,本质上是在迎合男人的世界观和审美观。
我不能让他们得逞。”
希望每个年过30的女性,都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说出这句话。
和你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