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发光乌黑的眼珠,一条直直的鼻子,一张小口,从那一槌小锣声中重现出来。
……
……
我认识那眼睛,鼻子,和薄薄的小嘴。我毫不含糊,敢肯定现在的这一个就是当年的那一个。
我认识那眼睛,鼻子,和薄薄的小嘴。我毫不含糊,敢肯定现在的这一个就是当年的那一个。我认识那眼睛,鼻子,和薄薄的小嘴。我毫不含糊,敢肯定现在的这一个就是当年的那一个。
这一段描写最令我震惊。
震惊于沈从文刻画一个姑娘的特征,就从他的外貌的这三个特去刻画。
外貌紧紧抓住从眼睛,鼻子,和薄薄的小嘴这三处重要部位。一个一百多字的文章,光出现眼睛,鼻子,和薄薄的小嘴,就出现了两次。
而到底十七年前的那个赵开明认准的绒线铺子里的姑娘小眼睛到底是怎么的动人呢?那鼻子又是长得怎样呢?沈从文都没有具体描写和刻画。
但是由于赵开明看中了这位姑娘,包括最终没有说出口的心中到底也是有着的爱慕的情意的沈从文,以及从沈从文《边城》里翠翠的原型就是这个绒线铺子的小姑娘,我们可以从中感知这位小姑娘长相,外貌应该是很精致,很美丽的,至少是让人看一眼就不会忘记的那种美丽。
因此沈从文不用去着意刻画小姑娘的眼睛、鼻子怎么美,只通过赵开明的狂追不舍和翠翠这个女主角在《边城》里出场计呈现,就从侧面让读者感受到了十七年前那个绒线铺子的小姑娘的美貌了。
这个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