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皮宝会爬会站并且开始摇摇晃晃学步之后,家里老人真的都累弯了腰。感觉皮宝自从解锁了这些开始迈向独立的新技能后,几乎没有一秒钟能待在角落安静的做个美男子。前一秒还在爬,后一秒就屈腿准备“攀岩”。一个不留神,不是脸着地重重的摔在地砖上,就是下巴呀脑袋呀“砰”的一声撞墙了。

凡是带过皮皮的长辈,逢人就感慨,“这孩子不属猴却比猴还顽皮。”“带皮宝如果不多吃碗米饭都带不动他。”“这孩子充电一小时,嗨爆全场一整天!”因为这件事,家里人曾一度统一思想认为皮宝一定是传说中的“多动症”。于是很自然的就带到医院,花钱买了个安心答复回来。

事实上,从医生那里得到的专业答案是,多动症与好动完全是两码事。两个词语仅一字之差,但一个是病,一个却是天性。绝不可以简单盲目的把孩子的天性错当成了多动症来对待。
医学上认为,患有多动症的宝宝其实是一定程度上的脑功能障碍,或者说是轻微的脑受损。多动症的宝宝通常性情比较吵闹,脾气情绪不太稳定。一会儿大哭大闹,一会儿又亢奋尖叫。他们和好动的宝宝不同的是,在对一件事物的专注方面,多动症的宝宝很难做到集中和安静的钻研。他们会被外界的任何干扰所左右,且你几乎发现不了他们真正的兴趣爱好在哪。因为多动症宝宝很难把控好自己的精神精力以及专注力。所以一旦家长发现宝宝患有多动症的话,就应当及时的带到医院接受规范化的治疗。

而那些所谓的活泼调皮不老实不听话的好动宝宝,从一定侧面展现的是他们健全的身心以及旺盛的精力。之所以好动,其实是宝宝在成长发育道路上对各种新鲜事物探索与认知的天性。

试想想,我们家长现在所生存生活的这个环境与身边的人和事,在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的数十年时间里,通过不断地接触与磨炼后,已然产生了各种诸如依赖、熟悉,甚至有些厌倦的情绪。然而这一切对一个宝宝来说,却格外新鲜。小到一粒掉落地板的米粒对宝宝而言都无比的新奇有趣。
而关于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细节与变化,宝宝则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触碰和感受,从而完善他们大脑里关于这个新鲜世界的自我勾勒。而这些探索的过程在我们家长看来就显得特别的折腾吵闹不受控制。

宝宝好动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因为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速期,他们的精神和体力远比我们大人旺盛得多了。如果这个时期的宝宝不能得到父母很好的带动和陪伴,让他们尽兴的释放出旺盛的精力体力的话,宝宝很容易会陷入一种自我封闭和烦闷焦虑的状态。与此同时,如果家长们能很好的引导宝宝高质量的动起来。还能对宝宝夜间的睡眠质量起到非常好的帮助!

那么明确了多动与好动的区别后,家长们就应当学会正确的帮助和保护好宝宝的这一天性。让宝宝能够在好动中学会思索,在思索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想起曾经哪里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有宝宝的家里,到处散落着各种玩具。凌乱不堪,那么这家宝宝一定得到了很好的天性的释放。所以想想你们自己家,是一个整齐有序的强迫症收纳之家,还是一个随便走一步都会不小心踩到玩具的天性之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