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126起“和”主题活动。
又到了周末,天气晴好,春风把杏树、柳树、山楂树的芽节蕴养的饱满丰盈,不知道哪一天就会突然爆出第一朵花瓣。
休息真好,可以有闲暇胡思乱想,可以优哉游哉做喜欢的事。
桃子,给你哥嫂打电话,让他们回家来,我给他们做好吃的。爸爸的叫声打断了我的遐想。
好嘞。我答应着拿起手机。
平时,几乎每个礼拜休息日爸爸都会叫哥嫂来家里吃饭,说他们上班忙了一周,来家里给做点喜欢吃的,让他们休息放松一下。哥嫂一家三口又来爸爸家度假了。这是我说的,哥哥不愿意,可他们事实上就是来度假。做饭有爸爸,帮忙有我,他们走了,打扫战场的还是我。你说,你们不是来度假吗?还是不出钱不出力的纯度假。我给哥哥报冤屈。
爸爸却笑呵呵地,一家人嘛,就是这样在一起热热闹闹和和气气多好。
可是,今天的嫂子和哥哥看上去却不怎么和气,两个人脸上没有了往日嘻嘻哈哈的赖皮样,而是很客气地跟爸妈打招呼,跟我也是,显得很生疏,很刻意。
有问题。我悄悄给爸爸透露。爸听到了跟没听一样,全当什么都不知道,还是笑呵呵的样子,红烧鸡块、清蒸鲈鱼、大肉饺子,荤的素的做了一大桌子。
爸爸这种总是笑呵呵对谁都和气的样子我看了几十年。印象中爸妈从没有吵过架,连红脸都没有,反正,从我记事起没见到过,那之前有没有我不知道。妈妈说爸爸年轻的时候是个急性子,而妈妈是很稳的人,遇到爸爸急三火四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妈妈会跟着爸爸一起快起来,而且在旁边随机应变,化解一些考虑不全面带来的变数。遇到妈妈优柔寡断慢慢吞吞的时候,爸爸就尽量压制自己的急迫,陪在一旁提点,和妈妈一起商量后行事。
本来都知道他/她就是那样的性子,埋怨起不了作用,还让两人都生气,不值当。
可是,明明以前她不是这样的人,我就是看中她脾气好,对谁都是先笑后说话,很温柔的样子,你看现在,变得像个炮仗,稍微一点就炸毛。哥哥在嫂子送孩子去学绘画走了后对我们说。
那就是说你是点火的人?爸爸还是笑呵呵。
她是真的变得我都不认识了,想当年,她在我面前笑的时候都是害羞地遮着嘴,现在,她倒打一耙还说我变了,变得不体谅她,不爱她了,唉。哥哥显得很无奈。
那你觉得你变了没有?
哥哥看着爸爸说,我当然没变,我还是我。
是啊,现在,人家送孩子上课,你在这里闲坐着还说闲话,她不该抱怨吗?爸爸看着哥哥说,你们谈恋爱的时候是哪里环境好你们去哪里,哪里好玩你们去哪里,那时候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现在,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孩子,在你们谈恋爱的时候有这些事吗?你说你没变,你还是你,你怎么就能说是她变了呢?所以呀,你们两个谁都没变,都还是当年看中的那个人,变化的是生活里的内容。
从花前月下,变成了柴米油盐,人没变,两个人相处的环境变了。我点一下哥哥的脑门。
我想起来看过的《社会心理学》,那里面有个词叫“归因”,就是把事情表现出的结果找到根本的原因。关于婚姻有“外向归因”和“内向归因”。比如,妻子上了一天班,回到家看到被孩子弄得乱糟糟的屋子和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的丈夫,一下子就窜出了无名之火,你就不能管管孩子,收拾一下家吗?抱怨来了,战争一触即发。这个时候丈夫如果想,妻子就是这样一个脾气火爆的女人,厌烦的感觉就会产生出来,战争就真的爆发了。这种叫“内向归因”,就是把妻子的脾气变怀向内归因为妻子本身的品质。如果丈夫想,妻子平时是很温柔的一个人,现在这样发火,应该是工作太累了,加上看到一堆家务,脾气就有些大。这种叫“外向归因”,就是把妻子脾气变坏向外归结为外部因素的变化导致,这样丈夫会体谅妻子的不易,两个人的战争就不会发生。
爸爸没有读过心理学,但是,他能从生活中总结出这个道理,我和哥哥都是大写的佩服。
所以,遇到事情先不要抱怨和推卸责任,要平心静气,两人坐下来和和气气想办法一同解决问题,不要去点炮仗,平顺源于和气,人,哪里那么容易变,变化的只是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