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6月6日。
延2的时候,在一4班上课。
学生们都在做练习,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去发现学生如何做题的,于是我有有选择性地观察了几个学生做题,他们易错点都很相似。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还不能够清晰地感觉得到,老师一说错他们立马就改正了。
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冷眼旁观的我发现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对知识点的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看似马虎大意,其实就是想当然,不清楚考点。
为此,我想到的是自己所看的书难道不是这样的吗?自以为是地满足阅读量之余,更多地还是得反刍回工作和生活。没有去实践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一味的实践没有理论的指引则会南辕北辙。
从这个班的做题情况和草稿本情况来看,自己以前的教学存在着固执的傲慢与偏见,就是没有别人灵活,而这正是自己长期以来的思维死角,也可以说是观念的藩篱——看待问题不够客观,容易先入为主、自以为是,就像一只井底的青蛙,以为天空就是井口大小,总之是没有跳出自我观念的藩篱。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模式多少都有天生的成分。所以,要不断地通过在工作中锻炼、在生活中领悟中,坚持自省地改变自己。
不妨对自己坚持的观点少些执着,多听取他人的说法,并在对比中思考,学会再三斟酌,真正实现集思广益,不断使内心走向通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