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故事想法
从家乡房屋的演变看时代变迁

从家乡房屋的演变看时代变迁

作者: Ruoyang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9-11-30 22:45 被阅读0次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1周年,41年风雷激荡,岁月峥嵘,改革开放让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我国的千千万万个城市和乡村无论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建设均发生了巨变,目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繁荣富强、和谐文明的景象。

        回望过去,在记忆的长河浪花中,对于我来说,最壮观的改变当属家乡住宅的多次变更,一次次的拆迁重建直至现在的华丽蜕变,就象一个个时期的代表符号,成为昭示着人们一步步走向幸福的典型标志。

        我的家乡是鄄城和郓城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子,四面绿树环绕,向阳河的一个分支在村西自南向北穿过,一年四季绿水长流,虽无青山之映衬,但有绿树之环合,秀水常绕,四季明朗,倒也别有一番景致。在我最初的记忆里,我居住的家是三间土房子,房屋低矮,地基以上有几行砖结构,其余大都是土坯垒成,墙壁很厚,窗户很小,窗棂是木质的,已经很陈旧,窗台上摆满琐碎的物件。三间土房,一个小院,以及院子里的三棵枣树,是我儿时住所的整个记忆,在这个简朴而陈旧的土坯房我度过了我的孩提时光。

        我上小学时,我家进行了第一次搬迁,由原来的村中间搬到了村西头,老屋依然在原地。我喜欢父亲做这样的安排---让沧桑甚至破旧不堪的老屋依然静立在原处;它就像一张放大的老照片,诠释着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携刻着厚重的历史印记。

        村西的房子是五间混转砖瓦房,五间房子三个门,还有一个当时很流行的套间,院子里还种着庄稼和蔬菜,因为当时村西都是大片大片的田地,新房子都是在自家田地里奠基起宅的,至今依然清晰的记得时邻居叔叔、大伯们一起光着膀子打夯的情景,那拽起石墩的和着脱口而出的“嗨呀呼嗨呀嗨,呀呼嗨呀喂呀”口号仿佛在耳边回荡。崭新的房子给全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欢乐,原本严厉的父亲满脸展开了灿烂的笑容,勤劳爱干净的母亲忙着拾掇房间,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打闹,一家人其乐融融。

      有一天放学回家,抬头猛然看到墙上多了一个精美的物件,细看原来是挂钟!我惊喜万分,当时在农村这算上是一件很高档的物什了。到了学校我还得意的炫耀给我的同位,那种美美的心情至今令我回味。

        再后来我家又添置了第一台电器---父亲托人在菏泽买回的一台收音机,当时感觉菏泽是个美丽而遥远到不可及的地方。我每天放学后都会捧着这台收音机爱不释手,百听不厌,至今还记得中央广播电台的少儿节目中的那句:“哒哒嘀嘀哒,哒哒嘀嘀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的开场白,二、三年级时,每天下午下课铃声响起,我便匆匆忙收拾书包,恨不得一下飞到收音机旁,听少儿广播小喇叭。

      89年我上初一,第一次骑上了父亲给我新买的变速自行车,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一路哼着曲儿,反复的从村这头骑到村那头,感觉自己仿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这辆新车子,比以前骑过的大金鹿牌自行车好多了。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回到家,母亲欣喜的告诉我家里有电了,我听到后高兴的跳起来!赶紧跑到堂屋,四处寻找开关,最后在门后面看到了一根长长的尼龙绳从房顶垂下来,这就是开关了!我禁不住拉一下,再拉一下,随之咔啪、咔啪的脆响不停,母亲没有像以往一样的怪罪,而是在一旁很欣赏的看着我,微笑,幸福瞬间写在脸上。

        九十年代末期,家境越来越殷实,手头有了多点的节余,那座留给我无限记忆无限美好的老屋最终还是被推倒重建了,在原来地方又盖了名为“明三暗五”的房子,东西两边分别盖了配房,西边是敞着的作为存放三轮车的车库,记得三轮车是“时风”牌的,我还在暑假学会了驾驶,可以帮助父母运输农田收割的小麦、玉米、地瓜之类,坐在敞亮的驾驶坐上,很拉风的样子。东边两间是厨房,一间支了灶台,一间堆满了柴火,那时感觉做起饭来已是相当的方便。

        时光慢慢流逝,我们和千万个家庭一样,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日渐享受着温暖和随之而来的幸福。

        2016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母亲打来电话,说村里的人家大都盖了两层楼房,她和父亲也想拆了村西头的房子盖楼,征求一下我们的意见。这几年,新农村建设使乡村面貌大为改观,一些未被计划的乡镇也在筹划新房的改建,一家比一家建的好,建的气派。我知道,这些年勤劳的父母和广大劳动人民一样,依照国家贴近民情与民心的政策,靠自己双手挣来越来越富裕的生活,我没有过多考虑,直接赞成母亲的想法。就这样,盖楼工程计划就如火如荼的进行起来,学建筑的妹夫还为我家的楼房画了两个样式的图纸,父亲最后选中其中一个。然后找工程队,拆旧房子,评估用料,挖地基。。。拆房、盖房加装修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楼房通风了三个月,终于在2017年的年初,父母住进了向往已久的楼房。厨房是一大间,有地锅,还装了整体厨具,买了煤气灶,接上自来水,卧室还装上了空调,卫生间接上太阳能,洗澡很方便,整个楼房两层装置布局和城里的楼房没有什么两样。每次回老家,父亲总是聊这几十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一遍又一遍的述说国家政策好,改变了一穷二白的乡村面貌,言语间流露出幸福和满足,看着老人日渐美好的生活,作为子女内心无比的欣慰。 

      我相信,如此富足的生活只是个开端,以后的日子会更加美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当年的企盼正一天天变为现实,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正逐步被实现。。。

从家乡房屋的演变看时代变迁 从家乡房屋的演变看时代变迁 从家乡房屋的演变看时代变迁 从家乡房屋的演变看时代变迁 从家乡房屋的演变看时代变迁 从家乡房屋的演变看时代变迁 从家乡房屋的演变看时代变迁

相关文章

  • 从家乡房屋的演变看时代变迁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1周年,41年风雷激荡,岁月峥嵘,改革开放让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写了国家和...

  • 从春晚看时代变迁

    作为一个伴随着春晚长大的一代人没到年底都会有一个不解的情节那就是对春节联欢晚会的期盼以前娱乐活动和媒介匮乏的年代大...

  • 从钓鱼看时代的变迁

    钓鱼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都应该接触过的。 80年代末,那时我还是小学生,每到夏天,我们几个八九岁的男...

  • 房屋的变迁

    小时候的家里是土墙瓦房,窗户小小的,只能透进很少的一丝阳光,房间光线昏暗,那时特别羡慕那些住在有明亮窗户的楼房的人...

  • 从《乘风破浪》看时代变迁

    根据一位网友的推荐,查理君看了《乘风破浪》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喜剧片,然而笑过之后,最终留在脑海中的却是影片所展现出...

  • 从二胎政策,看时代变迁

    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几家欢乐几家愁,欢乐的是可以光明正大的生二胎了,愁的是有些夫妻已经过了生育的黄金年龄,即使想生...

  • 从《蛙》看一个时代的变迁

    莫言的小说,一如既往的通俗而有深意,一向不喜欢学历史,不过读莫言的小说,就像在变相的学历史,学习中国从文革...

  • 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是怎么补的?拆迁必须要保满足哪些条件?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镇化的推进,不少老百姓的房屋要被拆迁。而国有土地房屋征收是由房屋征收部门通常是政府城建部门在摸底...

  • 时代变迁着家乡过年风俗

    我的家乡在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农村,小时候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摆“年酒”,约定个日子,请亲戚朋友来,因为都集中在年初一到...

  • 大数据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是时代演变和社会变迁的必然趋势,那生活在大数据的时代的我们,是拥抱呢,还是抵触?是恐惧呢,还是向往? 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家乡房屋的演变看时代变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pa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