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2018年可能是有史以来投资界最黑暗的一年,目之所及没有一样投资品种的行情是景气的。当然除了楼市和股市之外,其他市场的低迷对我们一般老百姓来说直接影响还是不大的,而股市走熊相信很多股民都已经司空见惯,真正对人民信心造成最大的恐慌,带来最大的打击,应该还是来自于楼市的低迷。
2018年的楼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更差,这是可以盖棺定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论是08年还是14年,这两年都是楼市的淡市,当时所有人都在观望,大家都在想的是现在买还是晚点买,但购买的欲望、力量和需求仍在,这也是为什么一旦政策放开之后楼市很快就可以报复性反弹的原因,因为市场规律告诉我们,人为的因素并不能制约市场的真实需求。以前有多压抑,现在就有多疯狂。
但是2018年的楼市却不是这样,一个500万的单位,最多只能吸引只有100万首付的客户。这是让所有开发商的销售部门很无奈的一件事情,就是当前存在客户的购买力,远远匹配不了自己的商品售价,换句话说就是韭菜已经割完了。十几年的牛市已经掏空大部分人的钱包,而还有购买力的人没有房票,新一代有房票的刚需客又没有购买力。
那房子卖不出去咋办?如果以前的话,开发商还能硬扛,等行情好再卖。但今年不同了,因为在三年前的2015年3月30号,大家都知道,政府出政策了,首套和二套首付比例降低,但是这个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在这个政策背后,所有房企都发现了一个利率极低的融资渠道:公司债。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2015和16两年,是不是地王频出?那么多房企频频举牌的背后,是这两年公司债的利率低得可怜。基本上所有房企的借贷成本都在5%左右,如果央企甚至能去到3%,基本就跟余额宝差不多。
但是,不管你利息有多低,出来混总是要还的。15年借下的债务,还款到期时间大概是3到5年,而最早到期的一批债务就是今年,这还只是小部分,期限较长数额较大的,会在19年和20年到期,所以这两年是房企集中偿付债务压力最大的年份。
可能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开发商不借新还旧呢?这么多年来他们的操作手法不就是这样的吗?是的,当初15年的时候很多开发商的确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才肆无忌惮地大肆借贷四处抢地。但是到了今年,企业债被全面停止了,是彻底的停止,一点空子也不留。
政府去杠杆的决心让开发商方寸大乱,他们没有任何外援,唯一的自救渠道就是把手里的货变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今年开始,很多开发商包括超大规模的开发商都放弃抵抗,直接8折、7折甚至5折甩卖的原因。到了年底最忙的还不是销售部门,而是跑银行渠道的投资部,他们到处恳求银行延长他们的还款周期。
所以2019年楼市的展望其实不难判断,今年、明年直到2020年,都是房企最难熬的时候,而想要场外资金涌入,只会越来越难。万科喊出的三个字:“活下去”,将是所有房企未来两年的首要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