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过一篇文章是《培养孩子要善于运用“标签效应”》,主要是讲不要为孩子贴不好的标签,而要善于用正向的标签,使孩子的表现日日趋向于我们所期望的方向。
今天想谈的是通过夸赞鼓励,让我们的孩子更努力、更优秀,和上篇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本质还是要学会运用良性的心理暗示。
家长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批评和嘲笑可以使天才变成蠢材,鼓励和赞美可以让蠢材变成天才。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点,关键是我们当家长的能不能发现并及时鼓励。
教育家陶行知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次他看到一个孩子正要用砖头砸同学,就赶紧制止了他的行为,并要求这个孩子到校长办公室去。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这个男生已在那里等他。陶行知没有批评这个孩子,而是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提前来了。”接着又掏出第二块糖给孩子:“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孩子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我刚才了解了一下,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孩子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办法。”陶行知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给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行知用夸奖鼓励的四块糖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他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孩子点滴的努力、微小的进步、不太明显的优点、不大起眼的长处,都需要家长用心发现和重视。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是却在个人修养、精神境界、习惯、性格、动手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这些存在于孩子身上的具体、实在的内容都应被家长发现并正面评价。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能不能从正面去赏识,这也是考验我们家长智慧的时候。
教育孩子如此,管理员工也是同样的道理。
美国著名杂志《福布斯》的第一任总裁福布斯说:“一个正常的人,在被表扬后,即使没有那么优秀,他也会做得更加优秀。”
公司新来的销售员跑市场屡屡碰壁,对做营销失去了信心,便递交了辞呈。董事长得知这个消息后,找到这位销售员,对他说:“你是很有闯劲的人,对销售有自己的见地,将市场分得很细,对客户很细心,就这么离开公司,实在是太可惜了。”销售员羞得满脸通红,因为他知道自己缺乏闯劲,对市场没有做过细分,对客户也不够用心,因此听董事长这么表扬自己,觉得受之有愧。于是说,我不能辞职,无论如何也要做到董事长说的那样,这份表扬不能白承受。于是,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这次,他没有蛮干,而是对市场作了进一步的细分,把客户当做衣食父母伺候着。经过不懈努力,他的销售业绩直线上升,最终成了全公司最优秀的销售员。当董事长再次夸奖他的时候,他露出了微笑。
故事中的董事长知道销售员并没有把工作做到位,但是没有批评他,而是表扬了他还没有形成的优点,也表明了自己的希望,暗示销售员去努力。销售员为了受之无愧,努力迎合这份表扬,终于扬眉吐气地接受了这份表扬。
如果你想要改变你的亲人、朋友、部下、孩子,那么就请你鼓励他、夸奖他、赞扬他还没有形成的、你所期望的优点,暗示对方去努力,这比批评和责骂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