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7 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
本文系陶行知1921年夏在安庆暑假 演讲会上的演讲记录。原载于1922年7月7日《民国日报·觉悟》
P20平常人对于机会怎样对待呢?大约可以看出四种情形来:
(A)候机会 有一班教育者天天骂机会不来,好像穷妇人想发财一样,但是机会不是观望的,所以等着机会是极愚蠢的事,可以料定永远不会守着成效的。
(B)失机会 又有一班教育者,他明明看见机会来了,等到用手去捉彼,彼又跑掉了。如此一次,二次,三次……仍然不能得着机会。因为机会生在转得极快的圆盘上,倘若没有极没接的手去捉彼,总会失败的。
(C)看不见机会 机会是极微细的东西,有时且要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去找彼。一般近视眼的教育者,若不利用那两种镜子,是很难看见机会的。
(D)空想机会 还有些教育者,机会没来,到处自炫,就像得着机会一样。
P21我以为好的教育者,应当具有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并且要带千里镜去找机会,机会找着了,就用手去抓住彼,不断地抓住彼,还要尽力地发展彼。
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去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
【阅读感悟】
P22教育与科学方法
本篇系陶行知在北京大学教育研究会上的演讲。原载于1923年1月15日《民国日报·觉悟》
P22什么是科学方法呢?科学方法是有步骤的,是有线索的。第一步要觉得有困难。第二步要晓额得困难的所在。第三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从此想出种种方法来解决。第四步有了这些法子再去选择。第五步必须实验一番。
P23经过这五步功夫,然后才可解决一个问题。这五步方法是科学的方法。但科学的方法也有几个要素:
(一)客观的 凡事应用客观的考查,有诸内必形诸外。在教育上的观察,就是看你的学说于学生的反应怎样?
(二)数目的观念 凡有性质的东西都有些数量。
P26学问之要素----答程仲沂先生的信
本文原载与1929年7月《知行书信》
P26先生所说的做学问有三要素:一体健,二天才,三财力。很有见地。
知行以为体健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学问的一个最要目的。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则可;学以伤身是断断不可的。天才是做学问的根据。有几分天才做几分学问。大概天才也有十分八九之势力,教育的势力只占十之一二。教育万能之说是教育界自欺欺人的话。
第三点恕我不大表同意。我不承认财力是学问的要素。我以为,只要有志学问或是有志于子女的学问,经济的难关是可以打破的。我还有一点意见,就是:穷苦和学问是好友;富贵和学问是仇敌。
【阅读感悟】陶行知现在说:穷苦和学问是好友;富贵和学问是仇敌。可能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后面的一句话是“那天天轻裘肥马,炫耀于同学之前的,究竟学问如何?”也有点以偏概全了。富家子弟中有轻裘肥马,在人前炫耀的,但也必有踏实做学问的。
陶公不知道的是放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穷苦和学问不再是好友,因为越穷越没有好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富贵反而成了学问的朋友,因为富贵,所以他们可以请最优秀的教师,也可以出国深造,从小就有机会学习最前沿的东西,但是贫苦家庭的孩子只能上村小,据说在985和211之类的学校,农民的孩子少之又少。但是不论是贫苦家庭还是富贵家庭都有败家子。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想当网红,想一夜成名,或者想一夜暴富的人越来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