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字塔原理》一书,是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作者:芭芭拉·明托,半年前曾读过一次,因为觉得看不懂所以被我束之高阁了,此次因参加余祖江老师“2018年学会写作”课程,历时两个月,用思维导图画出《金字塔原理》一书,同时提升文案定作能力,活动很吸引人,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
再次重读《金字塔原理》,发现依然读不懂,为什么呢?是自己逻辑思维模式有问题?还是智商不够用呢?
如何拿下这本书?
看不懂怎么办?
真的还没有开始,就缴械投降,《金字塔原理》是一本书,一本工具书,我如何才能了解其全貌,学习书中的方法,为自己所用呢?
为了完成挑战任务,运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方法,遇到阅读困难的书籍先略读,看序言,看目录,快速略读全书,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了解作者想传递的观点。
《金字塔原理》想传递作者怎样的观点?
序言+目录+附录三位一体,快速略读全书,总结发现:作者想教读者一种方法,采用逻辑的思维方式,清晰、简短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受众更省脑力的了解自己的观点,并将此能力应用于解决问题,口头表达及写作。
至此,不禁要反思是什么阻碍了自己对于《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呢?
为什么读不懂?
为什么读不懂《金字塔原理》一书呢?真的是人未老智商已逝吗?还是学习能力下降了呢?再次快速略读全书后发现,因为惯用的读书逻辑与先入为主的观念人为设置了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有哪些?
商业案例分析=烧脑=不易阅读
逻辑=烧脑=困难
书写=自由发挥
正因为这三个观念让我认为自己无法理解书中的逻辑及商业案例,还没有开始阅读,便先入为主的放弃掉自己可以读懂的可能性。同时,因为本书的行文风格不同于小说、散文、诗歌等,更像一本教案,需要一步步学习、实践的工具书,我日常阅读形成的阅读习惯便自动过虑掉了本书,不愿意读,所以,我便觉得看不懂。
不理解作者的逻辑
单看本书的目录,不明白第一篇表达的逻辑的结构安排,1、2、3章还在介绍着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的内部结构、如何构建金字塔,4、5两章却转而变为序言的具体写法、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作者想表达什么,这5章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呢?
一个声音在心底说,放弃吧,别为这个费脑了。我忽视了这个声音,只是武断的记住了,我读不懂这本书!啊……,我就是这样被自己催眠笨的!好可怕!
如何画出第一张导图?
按自己常用的逻辑整合
对于难以理解的第一篇表达的逻辑重新梳理后发现,1、2、3章重点在于介绍金字塔原理的好处,金字塔原理的核心原则,如何搭建金字塔,第4章是应用练习,写序言是对金字塔原理的实践,通过写序言掌握1-3章学习的内容,第5章是敲黑板画重点时间,如何在文章纵向、模向结构中用好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此时突然间豁然开朗,自己果然是被惯用的逻辑及阅读习惯所绑架。
总览全局,豁然开朗
附录三是全书要点汇总,对照着画完导图后,再次阅读全书势如破竹,脑海中读不懂,智商不够用之类的自我毁灭的念头已悄然离去,读一读日常不太喜欢读,专业化的书,但凡读懂了、理解了、应用了,也是生命中美好的小确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