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目录哪有什么各种瘾
“我们仿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许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
我开始尝试着打开我这些有目的的隐藏的写作。从去年开始写的时候,我就开始害怕那些人看到,一边抵触着他们进入我的空间,一边又在一步一步发展着这些文字,我开始屏蔽大部分人的空间访问,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所有同班同学,甚至我的小学好友列表的朋友被删除得只剩两人,余下的人,只有把握在自己的圈子里,又或者是遥远到难以联系,才能放心得到允许访问,不会嘲笑,也不会再有人联想到那些年的事情而把它放在台面当作谈资。
然而事情是做的不够细致的,曾经有一次在的士上,我无意中瞟见刘伍洋与曾亮豪的微信聊天,内容大致是:你看了你弟弟的东西没?曾亮豪表示不懂,什么东西?你进他空间去看。然后我马上打开我的手机,空间显示被挡访客量+1,显示昵称:喂,是我。那就是曾亮豪。接着,曾亮豪继续打字,进不去。你直接复制给我咯。他转头朝我看一眼,我目视前方。就这样还是泄露了,但依照他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提这些烂作,没有两个大男人还是兄弟之间想说破这种烂矫情的话,这样我的心里还不至于很难堪。
我装作不知情者逐渐将字数增加到三万多字,不知是否有人以口传口的,被挡访客量一天天增长,我以为他们都想凑凑热闹来看看这是怎样的故事。李慈心则几乎守着连续剧一样看完这三万多字,于是,在前几天与她的对话中,我开始想,是不是应该把这些隐藏在小圈子里的东西打开了,要开始做把好葡萄留着后面吃的人。
那是九月十七号,刚完成《现实里的人》,依旧照搬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里韩文版自序作开头。她说,今天这篇,开头就很符合她的心意,往后就越来越少了,原本自身具备的,我如实告诉她那不是我的文字,来自余华。我说,结构本身就是混乱的,前面加上一点东西只是为了加强结构,因为到现在的情况我自己本身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明明开始之前想好应该按怎样的顺序来,结果反倒让它自由发挥了。后来她给的回应,比起能猜到后面是什么东西,还是混乱的有意思。就是这样的回答,让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尝试着打开这些东西了,不为博得多少关注度,只是解放自己,不再为往事难堪,正应合了我为什么开始尝试着找许多平台去投稿。这时候会有一种感觉,我在大学里又看到了一个颜如玉,并且她会敲打着告诉我,其实你一直隐藏着的感情并没有多么的惊天动地,你只是在脑海里把那些回忆神化了而已,再不过也只是分开座位以后在早自习之前两双看着对方傻笑的眼睛。
于是乎,挣扎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我终于还是决定了,不怕所有人看到,我开始分享我在简书平台发布的章节,然后许多人将会看到,不久换来的嫂子和佳哥的赞赏,还有二姑妈和小姑姑,我想她们也在里面看到了她们自己,最后父亲也将看到,曾亮豪亦是。给自己下的紧箍,取下来后没有人把你当异类,你还是他们眼中的你,我也不需要再顾忌后来的文字里出现的人中他们自己看到后心里想法,也许我的述说更对他们是一种救赎。
最后的路途终归是要毕业,然后工作,那舞台上半边的悲剧还是会在你的文字里延续,只是自己的生活,要开始朝着喜剧的道路上前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