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腊货里的家乡年味(下)

分享‖腊货里的家乡年味(下)

作者: 肖玉楼 | 来源:发表于2023-04-10 14:24 被阅读0次

作者:胡慧灵

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也是包含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更是茫茫“九州腌云”的灯塔。拨开迷雾,前有“小雪腌菜”,后有“大雪腌肉”“大寒过后腌腊忙”。在众多腌肉制品里,腊肉的历史文化底蕴最为深厚。

陕陇腊货,夹在馍里的家常年味

川式腊货、粤式腊货,年夜饭的座上宾,把年味装进了热热闹闹的团聚里;陕陇腊货,肉夹馍的堂中客,把年味留在了热气腾腾的家常里。

酥绵软烂“嘹咋咧”

关中平原,有腊牛羊肉在的地方就是故乡。陕西西安,古时西北要冲之地,自古以来便是牛羊肉的交易集散地。过去,每逢腊月,回坊里的家家户户都会杀牛宰羊,留够过年所需的鲜肉后,其余的肉都会被制作成腊牛羊肉。

与其他地区的腊肉不同,腊牛羊肉采用先腌后煮的方式进行制作,正因如此,这里售卖的腊牛羊肉都是熟制品,为街边随处可见的肉夹馍打下基础。

在西安,肉夹馍分为两种,一种是汉族肉夹馍,用的是腊汁肉夹白吉馍;另一种便是回族肉夹馍,采用的是腊牛羊肉夹饦饦馍。其中,因为腊牛羊肉是熟制品的关系,通常是“凉肉夹热馍”,一口下去,馍香肉酥,直接把多巴胺顶到峰值,完全符合《清真饮食文化》里对腊牛羊肉“色泽红润,气味香荃,肉质酥烂,鲜咸不柴”的描述。如此酥烂的腊牛羊肉是如何制作的呢?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贾永信腊牛羊肉制作技艺给出了答案。明天启五年(1625年),贾家先人贾继祖在西安回民坊定居,以“积信堂”为号,专营腊牛羊肉。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的贾永信腊牛羊肉,传承下来的制作过程有选牛羊、屠宰、配料、腌制、撇沫、捞肉等几十道工序,其中,腌制最耗费时间和精力。

新鲜的牛羊宰杀后配以青盐、芒硝、八角、桂皮、草果、花椒、小茴等调料,经制坯、配料、卤制、上色,将牛羊肉皮面相对折叠摆放至大缸内,添入西安的苦井水,直至腌透。

腊牛羊肉的制作还有个特点就是“大块分割,带骨下锅”,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牛羊肉原有的纤维素、血红蛋白和胶原蛋白。熟化程序也非常严格,需要完成“投料袋熬汤,捞袋下肉,观沸撇沫,勾兑老汤,定锅焖煮,观气听声”,这样制作出来的腊牛羊肉才能“肉质殷红,头香突出,后香弥长,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绵软烂”。色泽红润的腊牛羊肉与白底斑纹的饦饦馍搭配,形成视觉、味觉、嗅觉多重感官盛宴,瞬间就明白了陕西方言里“嘹咋咧”到底有多美了。

人间烟火里话家常

风起陇西,腊肉飘香。甘肃陇西,早在2001年就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腊肉之乡”,官方的认证加上民间的认可,让陇西腊肉在西北地区一举成名。陇西腊肉历史久远,据《陇西县志》记载,其制作“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二三百年的更迭,陇西腊肉却始终如旧,为那一口家常年味守住初心。

制作陇西腊肉,挑剔是“基本功”。腌制陇西腊肉,需要选肉、搓糖、抹盐、压桶、晾晒、收藏六道工序。

首先,选肉这一步就尤为苛刻,只选来自漳县、岷县一带的生猪,以岷县的蕨麻猪为首选。这一带野生药材丰富,农户饲养生猪时谨遵“春季放牧、秋季圈养”的传统,产出的蕨麻猪肉质鲜嫩、营养满分。选好的生猪肉还需要整形,将猪前中躯鲜肉去肩胛骨、胸骨,修成长方形,再把后腿修成柳叶形或琵琶形。将白砂糖或红糖撒在猪肉表面,反复揉搓至糖化后,便是最关键的一步—抹盐。

抹盐十分有讲究,只用白银的雪花盐,辅以陇南的大红袍花椒、民乐的小茴香等香料,烘干后混合拌匀,撒入装猪肉的木盆内用力涂抹。再经过分层入桶、露天翻晒、架空储藏等工序后,陇西腊肉的制作才告一段落。擅长制作陇西腊肉的老工艺人将这六道工序概括为:“宰猪待冷搓糖盐,肉腿相间压桶间,月半之后勤翻晒,收藏之中防油霜。”

聚集甘肃风味精华的陇西腊肉,肥肉通透,瘦肉绵软,色泽艳丽,堪称“陇上一绝”。

在陇西,腊肉最经典的吃法不是炒也不是爆,而是独占陇西小吃鳌头的肉夹馍。将整块腊肉放入带锅(专门蒸腊肉的锅)蒸熟,随后直接摆在木案上出售。

蒸熟的腊肉,瘦肉色似红霞,肥肉通透如玉,令人垂涎欲滴。刚烙好的白馍,横刀切开两层或三层,再将刚片下的腊肉飞速地塞入其间,烫手的白馍和热气腾腾的腊肉片,仿佛包揽了世间的所有温暖,即使被烫得换了只手,也不愿放下。一口下去,腊肉的咸香与白馍的香甜混合,香味、年味、家乡味,萦绕于唇齿间,这场碳水的狂欢才刚刚拉开序幕。除了肉夹馍的吃法,陇西腊肉最常与小菜、面食搭配,一荤一素,真正做到了在人间烟火里话家常。

这独属于腊月的味道,却在肉夹馍的场场狂欢中,从年初贯穿到年尾。年味也因此飘散在大街小巷里,萦绕在平凡生活中,镌刻在陕陇人关于家乡的味觉记忆里。

滇式腊货,火锅里的沸腾年味

陕陇腊货把家常年味夹在馍里,滇式腊货则把年味煮在火锅里。滇式腊货,跟当地的野生菌一样多彩,从普通腊肉到知名火腿,再到极具地域特色的琵琶肉、红肉、腊糟肉、腊排骨、腊猪脚,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腊不到”。这里既是真菌王国,也是腊货天堂。

在天堂级的腊货出产地,有一种腊货正在沸腾的火锅里飘飘欲“鲜”,那就是丽江腊排骨。

以艳遇闻名的丽江也是邂逅腊排骨的圣地,在这里,人们传承“最香不过肉带骨”的理念,把对腊排骨的偏爱直接表露无遗。

进入腊月,丽江迎来一年中最干燥的季节,也是最繁忙的季节。当地的纳西族开始宰杀年猪,也开启了腊排骨的旅程。

当地人制作腊排骨,都是选取放养在雪山高原的纳西族走地猪,通常腌制整扇大排。腌料很简单,一般就是酒和盐。均匀涂抹在排骨每个缝隙里的食盐,在高原阳光下闪闪发光,不给杂菌任何机会。

海拔2000米以上强烈又奔放的阳光,在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的加持下,通过低温腊制和循环多氧性风干,腊排骨的风味正在加速聚集。风干的腊排骨,早已褪去新鲜的血红,肌红脂黄,选择以一种成熟紧绷的姿态示人。不过,这种紧绷感会在围炉而食的时候消失殆尽。

在丽江,腊排骨火锅是最经典也是最受欢迎的吃法。不同于川渝火锅的辛香麻辣,也有别于潮汕火锅的大味至淡,腊排骨火锅是一种包容滋味。

腊排骨火锅是丽江的传统美食之一,纳西名菜“三叠水”第三叠的一道主菜,是从前宴请贵客的必选菜肴。

慢火煎熬4小时以上的雪白猪棒骨汤做底,辛香浓郁的韭菜根、清香爽口的芹菜、酸甜诱人的番茄作陪,主角腊排骨登场,在一众滚沸中跃身火锅,尽情绽放腊味的魅力。

刚刚炖煮的腊排骨质地还非常紧实,对牙齿不太友好;渐渐地,在骨汤的温暖怀抱下,慢慢放下戒备,松弛下来,弹牙中带着软烂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

腊味的咸香浓郁,蔬菜的清香爽滑,煮在火锅里,一同化作鲜美的滋味。腊排骨火锅既能照顾不吃辣的食客,同时也不会怠慢无辣不欢的食客。舂碎的丘北干辣椒,加上云南腐乳、蒜末、葱花、香菜,再浇上一勺腊排骨汤,极具云南特色的蘸水足以令人酣畅淋漓。最后再涮上水性杨花(海菜)、东巴野菜、相思菜、蒿菜等特色蔬菜,裹上腊排骨汤汁最后的香气,将鲜味无限放大。

所有的疲惫,在此刻都能随着这一锅热气消散,正如同“回家过年”这四个字的神奇功效。回家过年,正如倦鸟归巢,在围炉而食之间,放下了包袱,也放下了满身疲惫,松弛了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了生活的节奏。

浙式腊货,海边的风雅年味

如果说腊排骨火锅里,沸腾的是滇式腊货的民族风情,那么在浙东一带,海边荡漾的则是浙式腊货独有的风雅韵味。向来以淳朴厚重形象示人的腊货,在浙东一带也有文艺范儿的一面。这种名为“鲞”(音同想)的腊货,历史底蕴深厚,起源还要从春秋末期谈起。

“鲞”这个字,原本是不存在的,据说是由吴王阖闾所造。相传,吴王阖闾征剿东夷,在东沙洋面交战数月,军粮断绝。幸得黄鱼群涌来,解了绝粮之危。为了避免再次绝粮,剩下的黄鱼也被腌渍晒干以备不时之需。谁知,经过腌渍风干后的黄鱼肉质细腻,还带着浓厚鱼油的醇香味,咸鲜无比,吴王品尝后,连连称赞,便以“鱼”置于“美”下,称为美鱼,始创了“鲞”字。

渐渐地,这种保存鲜鱼的方法也在这一带流传开来。如今,制鲞更是成为了一种传承。首先要处理鲜鱼,象山人管这叫“劈鱼鲞”。劈鱼鲞有专用的刀具,叫“鲞刀”,是一把手掌般大的刀,刃口呈弓形,形状像小斧子。

操作时,将整条鱼去鳞置于案板,有的是“从鱼头起剖,一直贴着鱼的脊椎骨剖到鱼尾”,有的则是“从鱼背鳍部切入,沿着脊骨向上剖,然后在脊椎上靠头部附近加剖一刀,再从头部后端沿脊骨旁剖至尾部”。无论哪种剖法,都格外考验手艺,技术好的劈鱼人,用鲞刀剖出来的鱼鲞表面非常光滑,晒干后的卖相也是最佳的。

剖好的鲜鱼被最大限度地展开,然后挖出内脏撒盐腌制(有的地方也会加入生姜、老酒),腌制结束后,便需要接受海风和阳光的考验。

腊月接近零度的气温和干燥的西风,造就了晒鲞的最佳时节。阳光穿过晒干的鱼鲞,给本就波光粼粼的海面又增添了几分金光灿烂。这种“集日月之精华,纳天海之灵气”制成的鱼鲞,是这一带独有的腊味幕帘。当地人还有句俗语“海鲜鱼获,无处不鲞”,常见的就有黄鱼鲞、鳗鱼鲞、马鲛鱼鲞、鮸鱼鲞、墨角鲞、龙头鱼鲞、乌狼鲞等数种。

春节前的鳗鱼最是丰腴肥美,鳗鱼鲞炒芹菜更是勾人的美味。这道菜还有个极具风雅的名字,叫“芹风鳗鲞”。

丰腴滑润的鳗鱼鲞和爽脆清香的芹菜,在油锅里相遇,辅以姜丝的妩媚,这道渔家小菜似乎等了游子很久,还没端上桌就迫不及待地释放思念,让年味从厨房就开始蔓延。鱼鲞,这种保存海鲜最直接的方式,却是表达思念最委婉的方式。含蓄的中国式父母,很少坦然地说出想念,总在通话时说起“今年的鱼鲞晒好了”,却怎么也说不出“想你回家过年”这样的话语。其实,当岛上的鱼鲞成片晒制的时候,便是回家过年的时候。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对年的承诺,也是对年味的执着。从“烟熏年味”到“意头年味”“风雅年味”,从“夹在馍里的家常年味”到“火锅里的沸腾年味”,无论是川式、粤式、滇式、陕陇、浙式,还是未曾细说的湘式、鄂式、黔式,在岁月的沉淀中,腊货都在以“年味使者”的身份,把古人留住时间的智慧转换成辞旧迎新的仪式,把纳祥祈福的美好祝愿融入家乡的温情里。(完)

相关文章

  • 年味之腊货

    文|流上云间 图|网络 01 妈妈告诉我,今天老家开始杀牛了,她托姨父买了几十斤黄牛肉,过年我们家就可以吃牛...

  • 安庆的年味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味也越来也浓了,我带你领略安庆的年味儿。 01腌制腊货 腌制腊货的习俗在安庆市由来已久...

  • 浓浓的腊货味

    回家了,虽然农村里还是那么冷轻落寂,但浓浓的腊货年味已悄然生气。 什么麻辣鱼、腊肉、腊鱼、腊香肠、干豆腐……在家的...

  • 身为吃货,你必须了解的脆皮烧肉

    今天分享:“身为吃货,你必须了解的脆皮烧肉”。新用户欢迎进入官网《粤港烧腊论坛》免费获得“原味汤粉配方及制作流程”...

  • 腊货

    过年回娘家,今年因为疫情,变成了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过年回娘家,每年的固定节目就是带走老妈备好的腊货。 记得有...

  • 让厨房里的腊香味飘一会

    腊香味是个什么味?腊香味就是腊货散发的香味呗。 今年厨房里的腊鱼遭冷落。总共才晒制了两条鳊鱼,年前尝试着做了一条,...

  • 腊味之(腊鱼)

    腊鱼是另一种滋味的年味腊货,也是本人之喜爱。 腌制腊鱼一般以家养鱼塘里的非饲料喂养的鱼为最佳,活鱼中又以青鱼或草鱼...

  • 好想念腊肉

    突然好想念腊肉了,冰箱里没有。想起去年满满的腊肉味,好香。 好想吃腊肉,腊排骨,腊猪蹄,哪怕就是腊肉汤,下点白菜细...

  • 饭店只要有香油鸡、豉油鸡,吃货就心安稳了

    今天分享:“饭店只要有香油鸡、豉油鸡,吃货就心安稳了”。新用户欢迎进入官网《粤港烧腊论坛》免费获得“原味汤粉配方及...

  • 谈一下广式烧鸡,烧腊师傅说出上色技巧,你蒙了吗?

    今天分享:“谈一下广式烧鸡,烧腊师傅说出上色技巧,你蒙了吗?”。新用户欢迎进入官网《粤港烧腊论坛》免费获得“原味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腊货里的家乡年味(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fw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