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香港中国名城书法院绘画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作者: 鹿门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17:34 被阅读35次

杉溪六桥(1865~1944)又名杉谷六桥,日本近代著名画家。

        隋唐以降,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仰慕和学习堪称不遗余力。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学习并不局限在中国强于日本之时,而是一以贯之的,即使在晚清政府中国积贫积弱的时候,他们仍然对中国书画方面的创新如吴昌硕的以金石入书画、齐白石继承青藤白阳等人的大写意画风等孜孜以求,不仅刻苦钻研学习他们的技法,更成批进入中国,与这些人交好,甚至拜其为师,如河井荃庐、中村不折、前田默风等人均是;而此前国内少为人知的杉溪六桥其实也是此中代表人物。杉溪六桥是日本京都山科言绳之子,四岁时过继到杉溪家,名言长,字信卿,号六桥、子久、深柳堂。早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后师从日本著名的南宗画家重春塘学画,后成为日本美协会员。因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大力推崇,1884年被天皇授为男爵,并于1890年任贵族院议员、正四位、勋四等。六桥工山水花鸟,亦工书法,与擅长六朝书体的书法家前田默风齐名,1908年与前田默风、中村不折、野村素轩、土方秦山等人发起成立“健笔会”,专门研究六朝书法、举办相关展览。出于对中国书法的浓厚兴趣,六桥曾短期内多次访问过中国,并与精通篆刻、石鼓文及创造性地以金石入书画的吴昌硕等多所过从、多有切磋;吴昌硕此期间多有所作相赠,如其作《梅石图》。或许是因为对方是精研六朝书法的,吴昌硕此幅竟出以一种极不寻常的风格:不仅构图疏朗淡宕之至,仅以老梅两枝搭配奇石一方,而浓墨淡墨的对比、勾染也十分鲜明,上部款书以浓墨、中部老梅浓墨淡墨兼取、下部奇石则完全出乎淡墨,尤其两枝老梅,竟全成俯仰之势,与其所精擅的石鼓文笔画间的呼应和掩映正同一趣味,令人过目难忘。这种几乎完全以书风成画的处理使得整卷洋溢着浓厚的金石书味,而此种风格在缶老平常作品中似乎百难一见。在两枝老梅形成其独特的“女”形构图之外,吴昌硕又再作一长题,将之与梅花、奇石两种意象有机组合,再次叠加构成一个大的“女”字构图。这种种处理之法,堪称妙极毫巅,但却丝毫不见斧斤之痕,缶老腕底功夫由此可窥一斑。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相关文章

  • 吴昌硕画友杉溪六桥《山水高士图》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吴昌硕画友【杉溪六桥】纸本《山水秋韵高士图》立轴,纸本绫裱,画芯尺寸34cm...

  • 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杉溪六桥(1865~1944)又名杉谷六桥,日本近代著名画家。 隋唐以降,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仰慕和学习堪称...

  • 杉溪六桥《山水图》

    杉溪六桥巜山水图》

  • 吴昌硕好友杉溪六桥书法

    吴昌硕画友【杉溪六桥】书法立轴,旧裱带原盒,字芯尺寸142cmx38cm。 杉溪六桥(1865~1944)又名杉谷...

  • 吴昌硕画友杉溪六桥等对屏

    吴昌硕画友【杉溪六桥】【琼琴女史】荷花山水对屏,荷花为绢本立轴,尺寸:130.5cmx35.5cm,山水为纸...

  • 杉溪六桥《菊花图赞》

    吴昌硕画友【杉溪六桥】水墨纸本《菊花图赞》立轴,原装原裱,画芯尺寸133.6cmx33.1cm,少许霉斑,轻微折痕...

  • 山水―秋韵图

    秋风瑟瑟,秋意浓浓,秋天是段很诗意浪漫的时光,自然,秋天也应该是个读诗颂词的季节。在秋天的傍晚,找一个能看见夕阳的...

  • 山水―秋韵图―2

    别急着让心老去,守着一方天地,静静的耕耘,一往情深,在湿润的画纸里灼热的生活,依着浓郁的墨香,打开如诗的心篱,按照...

  • 山水―秋韵图小样

    水墨里,积秋孕冬霜已浓。层层薄雾,消杀凄凉;几抹秋红,寒了夏之心,几片飘叶育成了秋思。一笔一划构成秋韵冬曲里这个秋...

  • 杉溪六桥书法巜杏花》诗

    吴昌硕画友【杉溪六桥】书法立轴,画芯尺寸:136cmx33cm。内容为自作诗《杏花》:丝雨香如湿,江南景物新。牧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杉溪六桥《山水秋韵高士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gs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