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了很久之后,就会发现有一个问题你一直没认真思考过:为谁而写?
可能你会奇怪,怎么会有如此一问。难道不是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者自认为可以用文字记录的心得、感想或者故事吗?
那不是写作,只能说是写给自己看的文字,当然有的本来是写给自己看的文字,后来很多读者对此感兴趣,成了文学作品。
写作,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已经成为精英人士必备技能之一,于是好多人专门去写作班学习提高写作能力。此技能被当作一种工作时需要具备的技能,有了这项技能能让你更具竞争优势,能更好地完成你的本职工作。比如:律师、法官、文案策划员等工作,都需要有优秀的写作能力,否则会闹笑话。曾经有一位基层法院的法官写的判决书,不仅语句不通,而且错字连篇,不忍卒读。被媒体挑错并公开报道后,羞愧得像当红炸子鸡。
如果仅仅将写作视为你现在的工作所需要的一项辅助技能,而不是将写作当做职业,也就是当一个作家。那么,你可以遵照自己的喜好信马由缰,对什么感兴趣,就写什么。比如记录心情的随笔、诗歌,甚至是写日记,或者写旅游见闻、人生感悟、读书笔记、观影感悟,等等。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个体体验、主观感悟和感叹为主,有人来读则喜,无人来读也无所谓,自己在写作中本身就有获得感,特别是越写越好的变化,能让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自娱自乐的同时,还能培养良好的文字功底、自信心及自我幸福感。
来简书,写字的人,有许多种,有的是挑战自己,突击日更,建立写东西的习惯,有的则仅仅是像写日记一样记取生活中有意义的片段;有的则是为了磨炼写作技巧,并真正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而来。
每一个作家,可能都是从表达自我,写自己开始的。但当你将你知识储备仓里的所有东西,都写过一遍了。你所要表达的、所想表达的都竹筒倒豆子,倒出来之后,你会感觉,整个人空了。写完自己的生活及自己的所知后,你会有一种被抽空的感觉。接下来写什么?这时候,为谁而写的问题就会出现。因为之前你是我手写我心,但现在我手写我心完成了,该写给谁看?
其实,很多人,包括剪刀,都是有表达欲望、有写作冲动才提笔写字,把自己的感触、想法写出来,如此而已。并没有想过写给哪些人看,只是单纯地想写出来而已。是从表达出来的角度去写,而不是从这些文字对谁有帮助的角度去写。
就像剪刀的【剪影记录】,更像是个人观影笔记,是非常私人的一种表达,基本是:我是怎么理解这部电影的,我看到了什么,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价值在哪里,等等,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及用自己的知识去诠释电影中的情节的基础上的解析和诠释,具有浓厚个人色彩。
最近剪刀在反思,如何在行文、结构和视角上做出调整,至少想问题的角度,要从【我是怎么理解这部电影的】向【你(你们、公众)能从这部电影里得到什么】转变。
没有人愿意听你高深莫测地解读一部可能他们并没有看过的电影。如果你能将一部别人没看过的电影里最有价值的东西表达出来,在不剧透的基础上,促使他去看这部电影,并从中提取对他有价值的东西,这才是一篇更有价值的文章。
没人愿意听另一个人高高在上的说教,你要俯下身、弯下腰把珍宝捧给你的读者、你的上帝看,让他感受到造物之精美、见识之广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