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奇特的一生》读书笔记(18)

《奇特的一生》读书笔记(18)

作者: 一只柠檬狗 | 来源:发表于2022-03-31 21:54 被阅读0次
除去睡觉时间,你每天的时间可以大致分为四类!按照这种分类,基本就掌握了时间纪录管理的法门。
管理法门

在书中,作者声称除去睡眠时间,剩下四类时间可以设目标为:消费时间33%,投资时间22%,浪费时间6%,消耗时间6%。这个目标有一定的合理性,完全可以作为初始的设定去努力接近。

定义上,消费时间定义为重要且有时间期限的事务,比如工作相关的讨论;投资时间定义为能为将来节约时间或者提高单位时间价值的行为,如读书;浪费时间定义为紧急度高不得不做却缺乏价值的事情,比如通勤;消耗时间则是纯粹消磨的时间。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时间投资法》第82~86页的内容。

用这种方法统计出来的结果应该如下图所示:

消费37%,投资17%,浪费5%,消耗8%(这位同学还算不错哦!)

按这种方法写时间日志我有几点收获:

1.重要的是要有分类标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分类,只要你有分类的标准和目的,比如说时间投资记录法里,分类的标准其实就是重要和紧急程度的四象限,没错,传说中的四象限法则!它的目的是让你用“投资”的眼光去看待时间,所以叫“时间投资记录法”:消费、投资、浪费、消耗,其实就是重要而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这样的话就把四象限方法和时间记录打通了!

2.对事情分类是你对这件事情的投射:“休息并吃自己带的饼干”,你说是投资,还是消费,还是浪费,还是消耗呢?其实都对,也都不对,和心理测试一样,这是你内心对这件事情的投射,同样的事情,有些人觉得是投资,有些人觉得是浪费,不影响统计结果,但会影响后续的行动,比如当作投资的人,就会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当作浪费的人,就会放弃。

3.记录次数越多,标准越明确:可能你这一次把“休息并吃自己带的饼干”当作投资,下一次又当作浪费,不要惊慌,在不同的情境和心态下,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这很正常。随着记录的次数越多,投射会越清晰,最终就会坚定地把这件事进行归类。这让我想到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小心投资的风险:比如说,“看电子书”应该算是一种脑力投资吧?可是如果只要有空,不分情境地看电子书,那就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很危险的投资,想想看,如果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同一件事情上,是一种痴迷,也会让生活单一化,我还是认同罗素的一句话:“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本来想一次写完三种记录时间日志的方式,没想到光第一种就占用了这么多的精力和篇幅,我还是分成三篇吧,大家不累,我也不累。

上面介绍的是“时间投资统计法”,明天我来介绍一下“生命轮统计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奇特的一生》读书笔记(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qn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