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掌控力
当我们讨论掌控的时候,这意味着什么呢,你是否想过它是什么呢。
有的人喜欢掌控生活,有的人喜欢顺其自然,有的人喜欢被动参与,无论哪一种模式下,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成为生活的主人,而不是被生活推着向前走。
在我的认知经验里,掌控意味着要熟练掌握很多技能,比如掌控做饭,意味着熟练烹饪出一道道美味,对于煎炒烹炸都随心所欲。掌握自己的身体,意味着要能够保持每天的足够运动量和均衡能量摄入,还有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掌控学习,意味着可以指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且用较短时间达到精通的地步。掌控两个人之间感情,就是可以让相爱的双方互相理解,去异求同,并且多给对方正向引导,让感情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下去。
可以说,每一种掌控都是对一种技巧的驾驭,并且驾驭是要占据主要优势的。
如果按照这样的分类标准,很多事情我们都会发现自己很难驾驭,甚至是主导都比较艰难。比如,你想掌控自己的时间,于是修炼了一些时间管理的技能,可是真正用的时候还是会发现,总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出现,也总会有理想化的预估,从而占掉下一个任务的时间。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总有一群人对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仅仅有条,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有他们的地方就有秩序和顺序。这种秩序不是被动出现的,而是他们主动发起并主导的,也是带我们大家进入正轨的必需品。
他们对于掌控的理解与一般人不太一样,不是上来就要精通一件事,而是梳理这件事的主要脉络,抓住关键的环节。然后就是从关键节点统一出一个标准或者秩序。接下来只要抓住这些秩序、关键节点,主动去推动事情按照既定目标发展,那么就完成了一次掌控。
掌控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次流程的推进,而他们的重心也会放在流程上。这就好比从成都去北京有很多个方案,坐飞机、坐火车、开汽车、以及它们三者的各种组合。对于掌控者而言,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明确目标是什么,限制条件有哪些。对于时间的要求是什么样,是3个小时内抵达,还是当天到达,还是可以接受3天内达到。然后再梳理出几个方案的基本要素,时长、成本、必备条件等等。确定方案后,盯住关键节点,比如坐飞机,那么预定航班、打车去机场、飞机起飞计划、安检和登机、打车从机场到目的地等等。
所以,掌控可以简单地说,是把一个简答题做成一道选择题。简答题意味着答案开放,我们要充分分析题干,寻找解题思路,而选择题则是在确定的选项当中分析并选择,可以说,从你开始选择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有了25%的机会胜出。
当然最厉害的掌控力要数主动掌控力,虽然只是加了两个字:掌控。但是从我们开始主动出击那一刻起,意味着我们一直在主导这件事情的脉络和节奏,主动不完全是积极,而是充分把控关键节点,抓住核心矛盾就像是打蛇打三寸,直击要害。
总结下来,掌控力由三方面构成:第一是规则(或者是秩序、流程),把规则梳理清楚地第一步;第二是抓住核心节点,这里节点包含事件、时间、成本等要素;善于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是这一环节必备的技能;第三是连环选择题,也就是把不确定的答案尽量确定化,从而从未知转为具体。如果能推动事情朝着预期方向发展,逼近并达成阶段性目标,那么这件事也就基本稳操胜券了。
网友评论